《三叉戟》中热血集结演警察“老炮儿” 黄志忠、姜武、郭涛:一拍即合,干就完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15:10

由高群书导演的电影《三叉戟》正在热映,黄志忠、姜武、和郭涛三位老哥们儿此次热血集结,分别饰演“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三位警察“老炮儿”在片中惩恶扬善、宝刀不老,在戏外也是相识相知、默契十足。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前,三人还在找各个角度合影自拍,并且一致对最后一张合影很满意,“哎,这张光好”。

郭涛透露,三人曾经在私下闲聊时就期盼能有一天携手合作,“我们觉得认识这么久了,总得找个机会干点什么,正好有了《三叉戟》,按照里面‘大棍子’的台词说的:‘干就完了!’我们一拍即合,所以,这次演起戏来也非常爽。” 

老高拍,哥儿仨演,合作特别有吸引力

电影《三叉戟》通过一件巨额洗钱大案扯出无数隐藏细节,“大背头”崔铁军(黄志忠 饰)、“大棍子”徐国柱(姜武 饰)、“大喷子”潘江海(郭涛 饰)在海底发现了装满整个集装箱的现金,金额高达14亿,而这14亿只是洗钱案的冰山一角。非法集资诈骗团伙为了解冻资产,不惜雇佣黑道动用极端手段。

让黄志忠、姜武和郭涛加盟这部电影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导演高群书,二是喜欢剧本喜欢角色,三是哥儿仨的情谊。

黄志忠透露,高导此前跟他打个招呼,说要拍一部这样一部电影,就先别接别的戏了,“我觉得这部电影首先有一个强大的文学支撑,剧本是从小说改编来的,作者吕铮是现役警察,所以,他提供的案件,写的每个人,就特别真实,特别落地。我觉得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么准确地写一个职业的剧本了,又是老高拍,又是和一群那么优秀的资深演员合作,我觉得这个事儿就特别有吸引力,所以我很高兴地参与这事。”

姜武说有一次和高群书导演聚会,高导跟他说了这部电影,他一看剧本不错,就加入进来了。“剧本很好,小说我也翻过。作者吕铮是警察,正好我认识他的一个师傅。而且又是老高导,这哥俩儿演,我觉得得一起来把这事儿办好。”

郭涛和高导也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之前我参演过他很多戏,但也有小二十年没合作了,一直约着说再合作,正好有这么个机会,那就义不容辞。忠哥、武哥,我们仨私底下就关系挺好,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所以,有这么一次机会把我们聚起来,也是一拍即合。” 

黄志忠和郭涛:我们演不了“大棍子” ,没有姜武那体格

电影《三叉戟》塑造出“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三位警察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经侦如犬,忠诚坚定;刑侦如狼,隐忍果断;预审如狐,机敏睿智。拆开了各有缺憾,合起来攻坚克难。

原著小说作者、电影《三叉戟》编剧吕铮在解析三人角色时提到,“大背头是为达目的用尽手段,以身饲虎深入虎穴;大棍子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真凶决不收兵;大喷子是三尺预审台,七十二变、三十六计,审人、审心、审真相。三叉戟出马,不怕踩雷涉水,就算水深雷多,也会一竿子插到底。”

黄志忠、姜武和郭涛各自扮演的角色是高群书导演已经为他们安排好的,而如果让他们有机会选择,他们是否打算换个角色?黄志忠和郭涛异口同声地说:“反正选不了大棍子。”两人解释说演“大棍子”要冲锋陷阵,武力超强,他们这体格肯定没法和姜武比,“片中的动作戏要求太高了,太难了,我们看武哥拍动作戏,看着都心疼。”

对于这三位人物,他们都很欣赏、很喜欢。黄志忠表示,原著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写得丰富生动,从哪条人物线看,都很好看。郭涛也表示,这三人是非常互补的关系,“他们就像是一套程序,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人,‘大背头’是大脑,他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大棍子’是四肢,主要负责武力部分;我演的‘大喷子’是负责内心,去攻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谈到自己塑造的角色,黄志忠坦言,“大背头”弟弟的牺牲是他的心结,所以,他内心有很多压抑的事情,“在呈现这个人物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是他的大茶缸子,这是他的一个抓手,也是一个缓冲地带,借助喝茶这个动作来隐藏他内心的情感。”

姜武表示,自己演的“大棍子”是刑警,“他经常打交道的都是像‘鬼哥’这样的人,所以,他处于一个灰色的地带,讲道义又行事灵活。”

郭涛说“大喷子”作为预审员,跟那哥儿俩不太一样,“他更多是靠智谋,靠一些缜密心思,具有灵敏的办案嗅觉和诡辩的头脑。”

郭涛扮演的“大喷子”是三位警察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妻子在银行上班,他和位居金融公司高层的老同学也私下会面。所以,在观影时,“大喷子”有时会让观众迷惑:他是好人坏人啊?不会是内鬼吧?郭涛笑说:“分不清楚才是这个片子好看的地方,这是警匪片的魅力。” 

真正的警察故事远比影视剧惊险

郭涛扮演的“大喷子”是一位预审员,郭涛也是第一次体验:“审讯这种戏难度太大了,我来之前根本不知道预审是什么意思。”

郭涛透露,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他们拍了一场挺重的预审戏份,审讯一位犯罪嫌疑人,“结果拍完,我不满意,导演也不满意,整个感觉不太好。我就跟吕铮聊,因为他也做过预审,我和他聊这个人物,让他进入到我的内心,然后找到他身上特有的职业习惯。最后,快杀青的时候,我们又拍了一遍那场戏,大家都觉得对了。这个过程我觉得挺有意思,预审这个工作是逗心眼的,非常刺激,来文的不来武的,它是警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谈及他们为角色做的准备,三人表示,主要就是健身、与警察多聊天。郭涛笑说:“我们哥儿仨见面最多的地方就是健身房。”

为了接近真实,三人花大量时间跟做经侦的警察聊,和快退休的老警察聊,也和吕铮聊,这也让三人获益匪浅。姜武说:“我曾和一位缉毒警聊了很久,这位缉毒警在一个大案结束以后,开车到家门口却不敢下车,怕被打击报复,自己在车里睡了三宿,真的不容易。所以,《三叉戟》中,‘大棍子’迟迟不跟花姐结婚,就是觉得不结婚,爱人才安全,结了婚有了孩子,会给家人带来很大危险。”

在姜武看来,真正的警察故事远比影视剧惊险,“有一个警察给我讲,有一次他们踹开门,以为屋里就一两个人,结果发现是一堆人,这些人一看警察来了,全都拿起刀。这警察没枪,他就假装把手插在后腰带,边喊着‘别动’,那时顾不上害怕,必须保持冷静,他边说边镇静地挪到窗户前,房子在二楼,如果那帮人扑过来,他还可以跳窗走。这都是警察亲历的事儿,我说我们演影视剧可以演得很酷,但是,现实中,我们真干不了这事儿。”

黄志忠说自己和警察聊天特别感动的是,那些老警察在这个年龄段还能一腔热血,“一召唤还是往前冲,把生命置之脑后,真的是‘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就是兄弟担当,我就敢把后背亮给兄弟。不光是电影里这老哥仨,警察都这样,他们有传承,一代一代就是这么过来的。”

黄志忠感谢吕铮给他们分享了大量故事,郭涛笑说自己从吕铮身上学到最多的是表演,“他生活中是我们的好哥们儿,预审时他是个好演员,他一审,嫌疑人就虚了,所以,我一开始没找着预审员的感觉,导演说你这不行,你跟吕铮多聊聊。”

黄志忠和姜武回忆起吕铮给他们讲的生动细节,“警察审讯时真是有一套,有自己的招儿,有巧妙的说话逻辑。开始还能和嫌疑犯聊得热乎,嫌疑人一松懈说:‘给我根烟行吗?’警察瞬间就变脸了,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些都是他们的手段,破坏嫌疑人的心理和节奏,非常厉害。”

让三位演员欣慰的是,《三叉戟》得到了警察们的认可。黄志忠说:“前几天,《三叉戟》邀请现役警察观影,我特忐忑,他们会觉得我们的表演靠谱吗?能及格吗?看完之后他们都鼓掌,说很真实,就跟加了次班一样,我们说的话,全是他们说的,能被他们认可,我的心才放下。”

哥儿几个天天吃、住、玩、工作全都在一块儿,非常难得

对于丰富的警察故事,三位演员也是记在心里,作为未来的储备。姜武说:“平常跟警察哥们儿聊天、做朋友,其实都在不断地积累,会存在记忆中,对于将来扮演角色时有帮助。如果说以前没有积累,一演就要马上吸收,就要接住,那是很难的。”

而说起三人的默契,郭涛表示,除了本身相熟之外,他们在拍这部电影的三个月时间内,彼此更近了,“哥儿几个天天吃、住、玩、工作,全都在一块儿。聊角色都很投入,这是挺有趣的一个过程,非常难得。”

对于三人在片中演对手戏时的火花四射,黄志忠说:“我们这个职业,有一个专业词儿叫戏从对手来。老艺人们都是,就是互相搭梯子,一起往上走水涨船高,让角色都特别丰富。所以,这次能跟武哥、涛哥一块儿合作,特别高兴。现场拍摄时,同样的场景,每一条都有变化,彼此也都能够很顺利地接下来。比如,上一条拍的是他从这儿完成一跳,但下一条拍,他就觉得这事儿不合适,不动弹了,你就得适应;上一条台词他在那儿停顿了,这一条他不在那儿停顿了,你不可能拍这两条时,脸上的微表情变化都一样,你就得寻思他为什么这样,他后面要说什么,你就得揣摩这个意思,这都需要从对手那儿来。”姜武补充说这就像打拳击,“你如果跟一个小孩打,你就没法使劲打,就只能哄着小孩玩儿。但是,跟实力相当的人,那肯定是另一种打法。”

而三位演员在演得过瘾的同时,也还顾及着对方,黄志忠表示,自己脑子里想的是他怎么和另外的哥俩儿融合在一个事件中 ,“做到恰到好处,这个分寸感需要拿捏。”

都还爱演戏 还没过够瘾

三人已经是公认的戏骨了,表演能否仍然为他们带来新鲜感?黄志忠坦承,虽然演了很多年,但是每一次表演都不容易,“我现在的心态就是把创作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要不你干啥去?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旅行,我就演戏了,对这个还有乐趣,瘾还没过够。”

姜武也说做演员就是干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儿,“如果你单纯地想让自己快乐,那肯定很难,之所以觉得不难、不累,是因为喜欢这样,演戏的快乐就是自然而然的。”

郭涛则希望每次表演都有挑战,“有一个角色,你自己没经历过,没有演过的,就会觉得比较有刺激,我还是挺喜欢这种创作心态的,就是找到一种新鲜感。”

三位演员迄今为止都演了很多次警察,未来是否还会继续演下去?他们表示,遇到喜欢的不会拒绝,在他们看来,目前所演过的每个警察人物都是不同的,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重复,“而且,角色能不能触动你的心,很重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新片《三叉戟》上映 导演高群书:热血尚在,信念和责任感依然炽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文学|黄志忠姜武郭涛主演电影《三叉戟》热映!同名原著小说热销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三叉戟》首映 影剧梦幻联动隔空致敬公安干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3
黄志忠姜武郭涛宝刀不老硬刚到底 《三叉戟》预售开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电影《三叉戟》在京试映 原著作者吕铮、影片导演高群书畅谈观后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