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能搞“一锤子买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07:10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背街小巷检查结果。 12个区共有38条背街小巷因为检查不达标而被降档,问题量排名前五类的分别为暴露垃圾、车辆乱停乱放、堆物堆料、外立面脏污破损和城市家具破损。有关部门将督促被降档街巷及时整改,如果降档街巷连续三个月在市级日常检查中得分达标,则将对其予以复档。

近年来,本市连续开展了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从去年起,为期三年的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再启动。北京将通过精细化治理,改善环境品质,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打造高品质的现代生活空间,实现功能优化、和美宜居。同时,对背街小巷每月进行全覆盖检查,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环境脏乱等不合格情况,进行动态降档,甚至降为不达标。

让背街小巷成为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亮点、文脉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更是需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这其中,既存在整治之初改造资金筹集难等启动阶段的挑战,也面临改造完成后持之以恒巩固整治成果的考验。此番数十条已经整治完成的背街小巷因检查不达标被降档,正是对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的及时提醒。

从此次被降档的背街小巷看,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集中于整治前就已经让人头疼的车辆乱停放、公共设施损坏、暴露垃圾、堆物堆料等居民的“心头病”。通过前期的精细化治理,这些背街小巷原本都已达到了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经营等“十无”标准,公共空间缺失、文化展示匮乏、市政承载能力不足、业态低端无序等问题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成绩来之不易。

遗憾的是,这些背街小巷的治理成果未能得到巩固,脏乱差问题卷土重来,让过去千辛万苦的付出几乎付之东流,实在令人惋惜。城市“毛细血管”疏而复堵的降档警钟提示我们,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唯有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提高日常管理水平,才能切实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背街小巷虽小,却关系着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景观提升、市政设施、街道绿化、街区文化等各类要素固然都是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的重点,而如果忽视了日常管护,曾经花钱费力实现华丽变身的街巷,很快又会退回到脏乱差的老样子,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破解背街小巷改造难题不易,创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途径更难,一劳永逸的奢望有不得,一了百当的做法要不得。

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功能和各类治理主体作用,推动街巷环境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促进全社会参与街巷环境日常治理。一方面,要探索在“城市大脑”发展背景下建成“小街之芯”,为停车管理、垃圾管理、城市家具等的便利有序提供支撑,一方面要在长效运维上不断创新,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上持续发力,推动问题从反复整治向常态施治转变。

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推动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提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北京才能变得更加和谐宜居,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得以实现。

文/劳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以群众路线为引领,凝聚背街小巷治理的磅礴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北京2114条背街小巷治理本月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4
精细化治理,顺义区让环境建设提升可见可感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10-27
精细化整治让850米厂洼街靓起来了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3-09-14
发展后街小巷要有精细化治理
工人日报 2023-08-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