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投保贵、投保难问题何解?
上海证券报 2024-05-21 11:02

新能源车险上线两年多以来,同价位新能源车保费比燃油车高、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亏损、部分新能源车主被拒保等问题持续存在。新能源车险投保和承保两头“诉苦”:一方面是车主觉得投保贵、投保难;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车险业务盈利难甚至亏损,险企持续经营陷入两难。

这一现象背后,主要是新能源车出险率、赔付率居高不下,导致承保成本较高,而保费下降的前提是承保成本下降。因此,新能源车险业务前端和后端需要同步升级,前端实现精准定价,后端实现合理理赔,不断降低承保成本。

保险产品厘定合理的保险费率是基于保险大数法则,这要求险企拥有的保险标的数据量足够大。对新能源车险精准定价而言,新能源车产业链企业掌握车辆数据、车主驾驶行为数据,险企掌握风险数据,双方数据如果能够实现共享,将大大提升新能源车险定价的精准性。

不过,由于客户数据的保密性,上述“数据孤岛”问题难以直接破解。业内一直期盼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第三方平台,推动新能源车产业链企业和险企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数据共享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既有利于新能源车险降成本、降保费;也有利于缓解消费者的保费担忧,促进新能源车销售增长。

新能源车险精准定价,还需要准确区分客户、开发更丰富的保险产品。例如,准确识别和区分私家车主和网约车主,提供差异化的定价策略;根据行驶里程、风险状况,探索UBI(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试点,给予客户更多保险产品选择,让出行少、风险低的客户享受更多优惠。

新能源车险要实现合理理赔,需要车企、维修企业等共同助力。这是因为,新能源车智能化程度高,又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一些轻微事故就能损伤大部分零件,带来较大的财产损失,也导致出事后的保险赔付金额较高。此外,由于新能源车维修技术和零件供应门槛高,市场上的第三方维修门店供给不足,售后网点大多是厂家授权维修店,造成市场竞争不充分、维修价格不透明。

解决新能源车理赔维修成本过高问题,一方面需要车企与维修企业共同合作,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共同研发低成本、更普适的维修配件;另一方面,政策层面应该鼓励更多社会维修主体进入市场,增加新能源车维修服务网点,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比亚迪财险开放投保渠道,新能源车险市场“鲇鱼”效应或初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2
车企抢滩新能源车险:仅一家获“准生证” 多数代销险企产品
中新经纬 2024-05-12
新能源车险新政在路上 “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症结有望获解
上海证券报 2024-04-22
车主保费上涨、险企称赔付率高,新能源车险两难困境如何破解
工人日报 2024-04-22
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有望缓解 新政策已在路上
证券时报 2024-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