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在丰台启用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2024-05-12 14:52

日前,记者从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全国首个“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在丰台启用,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12吨以上重型货运车辆的监管,并实现了对车流量大的道路、高峰时段,车辆行驶轨迹、停靠聚集区以及违规排放车辆的全方位、全流程立体监管,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减少了区域PM2.5来源,为首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丰台智慧、丰台力量。

“2024年系统投运以来,根据信息数据进一步规范了用车大户日常管理,优化完善了‘生态、交通’联合执法模式,一季度,共执法检查各类移动源13093辆(台)次,查处违法行为642辆次,超标排放车辆同比减少15.53%,超标检出率同比下降0.77%;1至3月,辖区氮氧化物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5.3%。”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移动源不仅是PM2.5的重要来源,更是产生道路扬尘问题的“导火索”。道路本身不生产扬尘,渣土运输车辆不规范作业,将工地里面的尘带到了路上,形成了道路扬尘,进一步扩大了扬尘污染的范围,促使了大颗粒物向细颗粒物的转化,影响了区域空气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移动污染源的溯源工作是一项特别劳神费时的工作,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成本和较高执法成本才能完成。

“我们以推进移动污染源的主动防治为出发点,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联合丰台交通支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搭建‘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了移动污染源的全量化、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监管及整治水平。”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可以对辖区12吨以上重型货运车辆开展24小时监控,精准查找车流量大的时段、路段。同时,对发现的违规车辆进行轨迹溯源,查找车辆始发地和停靠地,开展源头整治。并设置电子围栏,对即将进入围栏的车辆,提示其依法依规运输,减少污染排放。

据监测数据显示,大灰厂路(北至北京福缘正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门前,南至西六环),12吨以上重型货运车辆,日过境通行数最多达400余辆次,造成道路破损、遗撒问题突出。看丹路(西至丰裕路,东至建新路),12吨以上重型货运车辆,日过境通行数最多达150余辆次。道路遗撒问题频发,叠加道路坑洼、两侧土地裸露、工地扬尘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为保障丰台区大灰厂路周边地区交通安全顺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决定自2024年5月7日起,丰台区大灰厂路(G108辅路至魏各庄路段)、大灰厂东路(大灰厂路至园博园南路段)每日7时至22时禁止中重型载货汽车通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进行了通告,丰台官方微信进行了转载。

结合近期的监测分析及日常执法检查情况,丰台区在辖区扬尘管控集中攻坚大会上,对辖区重型货车流量大、重点集中区域进行梳理,锁定大灰厂路、看丹路、卢沟桥北路、郭公庄路等“十大监控点位”进行了发布,对违规车辆形成了震慑。区交通支队与区生态环境局将根据小时车流量及违规车辆通行情况,强化上述点位的“生态、交通”联合执法,结合管控情况保持“监控点位”动态调整。

“我们结合前端移动污染源监测到的违法数据和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通过移动污染源监测设备实现对于尾气排放超标车辆识别;电子围栏功能为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对12吨以上重型车辆GPS数据进行实时掌握,获取车辆行驶轨迹,通过平台系统划定虚拟围栏,对于违规进入围栏车辆,进行预警提示,并追溯车辆轨迹,为人工执法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丰台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信息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依托“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构建了围绕事前预警引导、事中精准打击、事后跟踪评估的有机闭环,从超排车辆的提前发现和远端劝返到对入区超排车辆的快速追查拦截,再到对“生态、交通”联合执法工作结果的复盘总结和面向后续工作的科学统筹部署,形成在整体流程上的层层把关,逐一破解移动污染源末端被动监管的难题,助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时评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路子

2024年首个工作日,河西生态科创新城建设启动,46个新开工项目投资预计超500亿元……丰台区正在全面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拓维升级、全面提速。呼啸而过的大货车、直指苍穹的塔吊、热火朝天的在施工地……这些是丰台快速发展的助推剂,也是区域主要的污染源。

目前,丰台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新时代给我们出的新试卷,我们只有用心用情用功认真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坚持疏堵结合,通过资源整合、科技赋能,搭建移动污染源监管平台,既护航丰台倍增追赶、合作发展,护卫首都蓝天、大气污染防治,也有效地减少了区域PM2.5来源,实现了双赢,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路子,在移动污染源监管方面形成了丰台模式、丰台样本,新质生产力在丰台变成生动实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刻把握市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力打造安全城市、品质生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丰台篇章,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丰台贡献。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最新!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活动获奖名单公布
北京市教委官网 2024-05-14
年底前将对外开放10公顷 金中都城遗址公园重磅“上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凉水河畔的那只苍鹭,有它的想法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2024-05-13
北京西城发布2024年有招生资质中小学名单
首都教育 2024-05-13
乐享文化大餐!回天居民家门口看音乐剧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4-05-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