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现登革热本地病例:两周内到过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者如有发热皮疹等请立即就医
广州日报 2024-05-10 08:04

9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发布,番禺区钟村街已出现登革热本地病例,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尤其是两周内自登革热流行区(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返回的市民,如果出现发热、皮疹或全身酸痛等症状,请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居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登革热传播途径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登革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在广州,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8~10天的增殖,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登革热典型症状

由于会引起剧烈疼痛,登革热又被称为“断骨热”,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烧+三红征+三痛+皮疹”。

突发高烧 体温可升至39℃~40℃甚至以上。

三红征 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三痛 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皮疹 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专家指出,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过于惊慌。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

特别提醒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市民家中应做好翻盆倒罐清积水,减少伊蚊幼虫孳生。

防蚊贴士

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保持环境整洁。

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3~5天至少1次)或者改为土培,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外出应尽量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上涂蚊虫驱避剂。

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和(或)电驱蚊器等灭蚊产品。

蚊虫频繁出没时间(早上7~10点和下午4~7点)减少外出,如需外出,避免在树荫、草丛或其他蚊子习惯栖息的阴暗潮湿处逗留过久。

文/伍仞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居家需防蚊,远离登革热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5-25
注意,进入高发季!防控风险区这样划分→
疾控U健康 2024-05-08
登革热高发期来了,五一假期出境需提前做好准备
科普中国 2024-04-23
没有特效药!这种传染病比断骨还疼......
疾控U健康 2024-04-20
5月起,登革热将进入流行季,请注意防范
健康中国 2024-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