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视角 | 教师应提升数字需求表达能力
中国教师报 2024-05-03 17:55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数字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坚持走以应用为王的集成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各级教育部门推进数字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学校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其数字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数字化赋能学校教育生态构建,已经成为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共同关注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更要关注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教育数字化为教师职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给出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对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作出了规定,为广大教师面对新时代的数字化挑战提供了方向。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是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发起者、使用者和反馈者。他们的需求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字化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的需求表达能力是教育数字化成功的关键因素。应用开发必须以应用需求为基础,而应用需求则来源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只有当教师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教育教学中的需求时,应用开发者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师生发展、贴近教学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字化应用。这样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教师的需求表达能力对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更新具有重要影响。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领域,数字化教育资源也需要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而不断优化升级。如果教师能够准确表达师生的发展需求,应用开发者就能及时获得反馈,对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这样的优化和更新不仅能够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够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需求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建立教师与应用开发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教师与应用开发者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通过清晰、准确地表达教育教学中的需求,教师可以帮助应用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其意图和需求,从而建立起一种高效的沟通机制,促进双方之间的深度合作和有效交流。

教师的需求表达能力也是其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数字化教育进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需求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这种专业成长和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还能够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提高教师在应用开发过程中的需求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师在应用开发过程中的需求表达能力培养,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热情。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表达能力,为教育数字化进程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刘桂旺,单位系中国屈原学会自主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培育数字人才,高校大有可为
中国教育报 2024-05-30
教师数字化转型须破解三重障碍
光明日报 2024-04-02
数字化让教育“新”中有“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22
正确利用数字资源 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光明日报 2024-01-30
中新教育 | 上海打造教育数字基座能力共享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