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报纸里 藏在相框中 搁在房梁上 王德金“渡江特等功”奖状75年后公开
武汉晚报 2024-04-29 12:36

在炮火纷飞中率先冲锋,中弹负伤后仍坚持护送战士上岸,获得“渡江特等功”荣誉后默默工作几十年,时刻感恩党和国家、不求回报,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做一名忠诚的共产党人……4月18日,在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之际,随着后人将“渡江特等功”奖状捐赠给位于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省无为市陡沟镇一位名叫王德金的人深藏了75载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这是目前掌握的信息中,全国范围内馆藏渡江战役相关文物里,唯一的‘特等功’奖状,王德金的这个‘渡江特等功’分量很重。”渡江战役纪念馆研究保管室主任王高告诉记者。

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0日打响。今年4月20日,记者随王德金外孙王玉斌及渡江战役纪念馆特级讲解员石慧,乘坐轮渡过江,到达渡江战役出发地之一的安徽省无为市泥汊镇的长江边,一起重温英雄壮举。

担当“敢死队”

冒着枪林弹雨划船送解放军渡江

王玉斌向记者讲述了外公王德金参与渡江战役的过程:渡江战役前,进驻无为县的解放军发出布告,向船工征集船只并护送解放军渡江。当时,以行船为生的王德金熟悉水性,同时又是当地船舶管理处组长,便积极动员船工,并带着弟弟王德发与船友郑仙芝等人加入了护送队伍。随后,王德金和数十名船工每日在泥汊内河带领战士们练习划桨、掌舵。

1949年4月20日夜晚,渡江战役打响,江面上战斗异常激烈,枪声、炮声接连不断。以王德金为首的三艘船,被称作“敢死队”,看到天上红色信号弹发出之后,王德金所在的船就从无为市泥汊镇出发,冒着枪林弹雨,拼命往江对面划去。

王玉斌的讲述,在无为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无为市档案馆)原无为县委党史办主任王敏林编著、团结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无为党史人物传》中得到印证,其中有一篇讲述王德金故事的传记。

书中记载,王德金担任27军渡江第一梯队水手,船过江心时进入敌人照明弹、曳光弹光圈,遭到对岸暗堡里的机枪猛烈射击,渡江突击船队因此严重受阻。

此时王德金驾驶的小船正处于领先位置,由于板子矶上敌碉堡火力过于猛烈,而架在渡江突击船队船头上的重机枪由于高度不够,平射难以对板子矶上的碉堡火力进行有效压制,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此时船上的几名爆破手和王德金因此都中枪负伤。王德金冲到船头,双膝往船板上一跪,抱起机枪,又用双肩托起机枪的两个机枪架,抬高了机枪的射击高度,然后对机枪手大声呼喊道:“给我狠狠打!”船头上机枪的子弹呼啸着从王德金头顶上飞过,敌军碉堡火力霎时被压制减弱,渡船得以急速前进。

就这样,王德金不顾伤痛,咬着牙坚持把解放军先遣队16名战士送上对岸,率先登陆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板子矶,并在当夜一连往返六次,先后运送渡江部队指战员200余人,出色地完成了渡江任务。之后,王德金的耳朵也因为当晚机枪声太大失聪,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

获得“渡江特等功”荣誉却很少提起

从不以功臣自居

渡江战役胜利之后,王德金荣获“渡江特等功”和“渡江先锋”称号,收到一张立功奖状、一面“渡江先锋”锦旗和一件印有“渡江功臣”的汗衫。

据王德金儿子王以胜回忆,当时很多人对他父亲说:“老王,你这辈子可以了,回家以后吃穿都不愁了!”但王德金为人处事都十分低调,听到这句话也只是笑笑。渡江战役胜利之后,他便回到自己的家乡,依旧行船谋生,也很少主动对外说起自己的英雄事迹。

陡沟镇西河行政村村支书张龙云现年61岁,他从小便听过王德金的故事。他回忆,当年很多当地人,包括王德金的子女都是从王德金受邀给学生和基层民兵作的报告中,才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有身边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

“我父亲的一生,就像个老黄牛,组织让他干啥他就干啥,勤勤恳恳,也从不以渡江功臣自居。”大儿子王以胜说,王德金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队,1952年担任乡指导员,1955年到陡沟区粮站当保管员,1956年调回家乡任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1958年担任人民公社养猪场场长,1966年调入田桥公社鸡鸭孵坊工作,一直工作到78岁高龄才退休……直至1991年去世,他都从未主动向组织强调过这份荣誉,更没有向组织伸手要过什么。

“渡江特等功”奖状险些被丢弃

找到时王德金已经去世十余年

王玉斌回忆,外公去世后,那张“渡江特等功”的奖状究竟放在哪里,家人都不得而知。

他第一次见到这张“渡江特等功”奖状是在2019年,小舅王以朋拿给他看的。最近一次王玉斌和小舅见面时才得知,这张奖状是王德金去世十余年后才被发现的。

当年,王德金住的是泥土房,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让房顶开始渗水。2000年左右,王以朋的儿女计划将老家的泥土房翻新重建。渡江战役胜利之后他穿着印有“渡江功臣”字样汗衫的纪念照和之后拍的其他照片都被放在相框中,搁置在房梁上。翻修时,王以朋将房顶上的相框取下,准备把里面看不清的老照片扔掉。不料打开相框后,发现里面有一张报纸,报纸中夹着的就是那张“渡江特等功”奖状。由于相框受潮,照片也模糊不清了。

“报纸和奖状都是我外公自己放的,他去世这么久,奖状在哪我们都不知道,差一点就扔掉了。”回想起小舅讲述的发现奖状时的场景,王玉斌感慨唏嘘。

王玉斌说,外公王德金1906年出生,幼年丧父,他和弟弟王德发过得十分艰难,他做过长工、讨过饭,后来以行船为生。参加渡江战役时,王德金已经43岁了。

“我想,外公觉得在渡江战役中能够活着回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这么好的生活,他就很知足了,不需要再去用这份荣誉获得什么。而且当时他的船友郑仙芝在护送解放军渡江中牺牲了,他带去的人没有带回来,这在我外公心里始终是个疙瘩。”王玉斌说,“可能对于淳朴的外公来说,这份荣誉没有什么好说的。”

捐赠外公的奖状

王玉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奖状被发现后,一直在王以朋手中保管。王玉斌说,小舅是个性格和外公极其相似的人,不善言辞,多年来也很少将奖状拿出来,更没有想去强调这份荣誉。而这次在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之际,将其捐赠给渡江战役纪念馆,也是一次机缘巧合。

今年4月6日,王玉斌的表哥接到一个老同学的电话,说渡江战役纪念馆那边正在联系王德金的后人,想将老先生的奖状收入馆藏。

从表哥那里得知这个信息后,王玉斌激动不已,马上去联系自己的两个舅舅,说服他们将奖状捐赠出去。“奖状放在家里,10年之后,小一辈能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就更少了,捐赠出去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外公的事迹,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

几经辗转,这张珍藏已久、颜色泛黄的奖状终于被陈列在了渡江战役纪念馆中,上面醒目地印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

记者从翻拍的图片中看到,奖状上写着“皖北巢湖分区支前司令部奖状第5号”“船工王德金同志在参战渡江中胜利完成任务”“评议为特等功”等内容。奖状签发者分别是司令员夏戎、政治委员陆学斌、第一副司令员赵孟明、第二副司令员彭光福,签发时间为1949年6月11日。

捐赠时,看着外公的奖状,王玉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表示,奖状放在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就是将外公和千千万万渡江英雄的故事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渡江战役,了解无为人民在渡江战役中所作的贡献。

赓续红色血脉

后人深受影响相继入党入伍

受王德金影响,其儿子、孙子也大都选择参军入伍,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退伍后回到家乡勤勤恳恳务农,一直生活在陡沟镇。王玉斌说,在外公的影响下,他也在1990年参军入伍,退伍后回到家乡参加工作。

后来,王玉斌也经常将外公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赓续红色血脉,将英雄精神世代传承,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红色事迹和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之中”。

“我现在是党员,我一直以来也十分鼓励我的女儿和侄子都努力加入中国共产党。”王玉斌的女儿已经28岁,在他的影响下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就在前不久,他刚参军的侄子也在部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外公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踏实、诚恳。”王玉斌说,在他的印象中,王德金不善言谈,很淳朴,辛勤工作了一生。“现在生活这么安稳、这么平稳,要感谢国家、感谢党。”这是外公经常说给他听的话,外公把党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也如此教育后人。王玉斌也将外公的教诲体现在行动中。

文/熊美琪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红色经典沪剧《金绣娘》将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27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
工人日报 2023-04-14
《香山叶正红》收官 再现建国荣光 续走新时代“赶考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7
主旋律电视剧常拍常新《香山叶正红》收视创新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5
国足选拔队首次公开训练高强度对抗 李铁主打阵型不同于里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1-06
全国80条红色旅游路线出炉 够你任性玩
北京本地宝 2019-08-23
天津通报17起黑恶势力"保护伞"典型案例
人民网 2019-04-12
天津通报17起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典型案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19-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