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患者不动医师动 多地医院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3 22:15

记者在多地大医院走访调研中,发现看病就诊过程中流程烦琐、反复排队是患者们较多抱怨的问题,另外,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使用信息化设备时也遇到了麻烦。

患者的烦心事:

患者(80岁老人):我就不爱去大医院看病,那些都是智能的,我不会。

重庆市民:老年人在使用机器方面还不是太方便,不过医院有志愿者帮助还是很好的。

患者 张先生:有时候人太多了,排队要排很久。

患者 孙女士:医院太大了,检查要跑很多地方。

患者家属:挂号的时候手机可以直接挂号,但缴费医保不能用,只能在这排队。

医院医生:患者一般进医院就是懵的,我在哪,我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

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不动医师动

微信截图_20240423151135.jpg

能不能让患者不再来回奔波,在一个地方就解决所有看病就诊流程呢?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进行的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主题活动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等简化就诊流程,“一站式服务”有哪些模式?它能带给患者哪些看病的变化?记者对上海、北京的大医院进行了走访。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遇到的患者王先生不久前做了前列腺肿瘤的切除手术,因为最近感觉不太舒服,就挂了泌尿外科韩教授的“MDT门诊”号,MDT的全称是多学科诊疗门诊,挂这个号和王先生疾病相关的泌尿外科、肿瘤科、病理科、放疗科等近10个学科的专家将一起会诊。

在韩教授的主导下,专家们从各自学科专业角度对王先生的病情提出诊疗建议,最终形成了综合诊疗方案。多学科联合门诊,秉承的就是“患者不动、医师动”的医疗服务理念,改变过去患者自己拿着检查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去找。

除了门诊,在全国不少大医院也在试点简化患者手术住院的流程。73岁的董庚寅老人因为腹痛从河北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来看病,医生确诊需要做一个疝气的日间手术,术前需要做7项检查,本来陪同的女儿女婿以为要找宾馆住下了,但在术前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老人的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当天就可以安排所有的检查。

患者家属董亚男: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外地过来的确实挺方便,要不然的话一般这种检查最少得来个两三次、三四次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我们把过去的一些不合理的流程来进行调整,进行优化,使我们现有的空间、人员、设备能得到充分发挥作用。

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除了在同一医院内的奔波,很多患者更面临着跨院、跨市甚至跨省的就医,往往会遇到不同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相不认、需要重复检查的问题。而早在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就联合制定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但一直以来推动缓慢,究竟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推进?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老年病学科主任罗传松:首先的话,需要提高检查检验科室质控的水平,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差距需要缩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建国:很多医院考虑的是我互认了之后,在我这儿检查少了,会不会导致对我的收入有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能认、不敢认、不愿认,反映了各地很多医院在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认的前提是必须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如果不能保证检查检验结果同质化,互认对患者、对医院都是存在风险的。从2023年开始,重庆建立起全市标准化、结构化、同质化的数据库和互认共享平台,制定了统一的项目目录、互认规则和质量控制标准,再通过医保政策的倾斜,消除医院顾虑,让医院愿意认。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代茂利:不管哪个医院要先把病看好,在看好病的前提下,我们再合理地用这个技术的手段或者是质控的手段,能够减少一些重复的检查或者不必要的重复的检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去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项行动,加速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普及,很多省份实现了省、市、县、乡多层级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系。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患者通过接入福建省的全省平台接口,可以把各层级的检查检验报告直接下载到本地,医院当天做的检查检验结果也会上传到平台,实现“数据同池,共享互认”。

据了解,目前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的互通共享攻坚行动提出,2025年底,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让百姓看病“省心”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1
私自调取患者病历,承担何种责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30
降价不降质 三年来超370万患者用上了集采的心脏支架
央视新闻 2024-03-17
有力度又有温度!民警“敬告式执法”解决地铁站纠纷
央视新闻 2024-02-29
让督查检查考核“瘦身” 为基层“松绑”减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