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水,为什么有“土腥味”?
人民网科普 2024-04-16 17:30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对生活饮用水有严格的卫生要求,其中臭(xiù)和味是重要的感官指标。正常情况下生活饮用水应无异臭、异味,但我们有时也会遇到有“土腥味”的情况。“土腥味”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一起来了解。

多种物质达到一定的浓度都可能使水具有特殊的异味——“土腥味”,土臭(xiù)素和2-甲基异莰醇是最常见的两种。

二者是水体中藻类、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有一定挥发性,嗅阈值很低(即在水中的浓度很低时就可察觉到),超过10纳克/升就可使水产生“土腥味”,影响水质和口感。

高温季节藻类繁殖比较旺盛,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浓度上升,产生“土腥味”可能性增加。

当饮用水出现“土腥味”时,不建议继续饮用。

我国已把土臭素和2-甲基异茨醇纳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饮用水中二者的限值均为10纳克/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23)给出了二者的检测方法,为保障饮用水的口感和舒适度提供支撑。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长期喝带水垢的水,会得肾结石吗?
科普中国 2023-11-10
长期喝带水垢的水,会得肾结石吗?答案出乎意料!
天津科普说 2023-09-25
炎炎夏日,孩子怎么喝水最科学?喝什么水?喝多少?
​健康中国 2023-08-06
暴雨后自来水还能喝吗
经济日报 2023-08-03
北京市卫健委提醒:关注水质变化,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