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汪世林向国家大剧院捐赠40张珍贵老唱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10:19

4月11日,“唱片发烧友俱乐部”系列之“时光冲不淡怀旧·岁月不辜负经典”艺术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收藏家汪世林向黑胶音乐爱好者讲述中国唱片的发展历史,并向国家大剧院捐赠珍贵黑胶唱片。

微信图片_20240412101258.jpg

汪世林2008年进入收藏领域,藏品包括老黑胶唱片、手摇留声机、电子管收音机、画稿及音乐资料等。曾在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中国传媒博物馆、中国音乐学院等机构举办唱片展,藏品被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传媒博物馆等机构收藏。2018年汪世林先生向国家大剧院捐赠了400多张珍贵老唱片,2019年建国70周年前夕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版样片、《歌唱祖国》等33张珍贵黑胶唱片,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微信图片_20240412101254.jpg

微信图片_20240412101305.jpg

微信图片_20240412101309.jpg

活动当天,收藏家汪世林向国家大剧院捐赠了40张珍贵老唱片,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刘岚为汪世林颁发捐赠证书。讲座开始之前,众多唱片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汪世林向国家大剧院捐赠悉心收藏的40张珍贵老唱片。这些唱片中既有经典音乐杰作,也有早期流行乐章,每一张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时代的印记。不仅有1951年由上海公私合营制造有限公司灌制的首版《歌唱祖国》,1935年出版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渔光曲》,1975年出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1971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铜管乐合奏的《中华人名共和国国歌》,还有哥伦比亚公司出版由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上海百代公司出版周旋演唱的《月圆花好》《四季歌》,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盛家伦演唱的《夜半歌声》,以及由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耿莲凤分别签字的《再见吧妈妈》和《太阳落山了》等著名唱片。

微信图片_20240412101249.jpg

汪世林以其深厚的音乐知识和丰富的收藏经验,讲述了黑胶唱片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意义。他表示,黑胶唱片不仅是音乐传播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以其独有的物理特性,如模拟录音的温润音质和唱片封面的艺术设计,成为了音乐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象征。以《渔光曲》《歌唱祖国》为例,汪世林深度解读了老唱片的音乐经典,也分享了他的个人收藏经历。他表示,收藏黑胶唱片不仅仅是对物质的保存,更是对音乐、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微信图片_20240412101302.jpg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此次捐赠的黑胶唱片和古董唱机的展示区。这些唱片分别由1901年美国纽约制造的哥伦比亚喇叭手摇留声机和1910年美国古董小狗胜利牌Victor落地柜机78转手摇留声机播放演绎,旋律悠扬动听,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欣赏。一些年轻的音乐爱好者表示,他们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历史悠久的老物件,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黑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据悉,捐赠的黑胶唱片将由国家大剧院妥善保管,并定期向公众展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视点|北京城市图书馆艺术文献馆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2
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主题馆开馆 提供非遗、古籍、艺术多维文化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2
唱片收藏家汪世林:“收藏不能光放在自家仓库,好东西要展示给大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收藏家先后捐赠40套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 致敬捐赠者 上博专门办特展
解放日报 2024-04-25
视点|收藏家汪世林向国家大剧院捐赠40张珍贵老唱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