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易中天:厦门,最温馨的城市
作家联盟 2024-03-30 17:00

作者|易中天

在我看来,厦门,也许是中国最温馨的城市。

的确,凡是到过厦门的人,差不多都会认同这个城市是一座“海上花园”的说法;而来到厦门的外地人,差不多都能体验到一种家庭式的温馨感。

事实上,所谓“海上花园”或“风景港口”,其涵义并不仅仅只限于自然风光。厦门的自然风光无疑是美丽的。但厦门之所以美丽可人,恐怕还在于她很小、很安静、很清洁、很温馨。旧城小巧,新区精致,有着南方沿海城市特色的街道和建筑,都收拾得非常干净漂亮。地方就那么大,上哪儿都不远,商店什么的安排得都很紧凑,没有北方某些大城市难免的“大而无当”,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城里人就那么多,看上去彼此就像街坊邻居似的,打起交道来也就随和。况且,厦门人的性格,总体上说是比较温和;厦门人的作风,总体上说也比较文明。到厦门的商店购物,基本上不必考虑“照顾”营业员的情绪或者顾忌要看他们的脸色,哪怕你是去退货。我们在厦门一百家电退过两次货;因此与营业员相识。以后再去她们柜台,还会过来打打招呼。在内地一些城市时有所见的那些现象,比如两军对峙破口大骂,或者成群结伙地在街头打群架、发酒疯等等,在厦门街上也不易看到。倒是常常可见少男少女们声音低低的在街头没完没了地打磁卡电话,女的娇声嗲气,男的粘粘乎乎。公共汽车来了,大家平静而有秩序地前后门上中门下,上了车也不抢座位。既不会像前些年在武汉那样,小伙子吊在车门上随车走,门一开就把老人小孩挤下去;也不用像在上海那样,必须分门别类地排好“坐队”和“站队”,请退休工人来当纠察队员。

说起来,闽南人的性格原本是比较豪爽的。难得的是厦门人在豪爽的同时还有温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厦门市民开始觉得大声吆喝不太文明,也觉得不该给这个城市制造噪音。因此他们学会了小声说话,也较早地在岛内禁止鸣笛。所以厦门岛内总体上是比较安静的,尤其是在鼓浪屿。白天,走在鼓浪屿那些曲曲弯弯、高低起伏的小路上时,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有时则能听到如鼓的涛声。人夜,更是阒然无声万籁俱静,惟有优美的钢琴声,从一些英式、法式、西班牙式的小楼里流溢而出,在小岛的上空飘荡,使你宛若置身于海上仙山。

有此温馨美丽的并非只有鼓浪一屿,而是厦门全岛。如果说,鼓浪屿是厦门岛外的一座海上花园,那么,这样的花园就散落在厦门岛内各处。漫步厦门街头,你常常会在不经意中发现某些类似于公园的景观:茂密的林木,裸露的山石,可以抬级而上的台阶。住在这种环境中的人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鸟儿的歌唱,闻到窗外清风送来的植物的味道。而那些住在海边的人家则有另一种享受:随便什么时候推开窗户,一眼就能看到湛蓝的天空和湛蓝的大海。

当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如此福份。但,即便在自己家里看不到大海、听不到鸟鸣,也没什么要紧,因为你还可以出去走走。厦门可以休闲的地方之多,是国内许多城市都望尘莫及的。尤其是秋冬之际,黄河南北冰雪覆盖,长江两岸寒风瑟瑟时,厦门市民却可以穿着薄薄两件休闲服,从厦门大学凌云楼出发,翻过一座小山,不几步便进入万石山植物园,然后便可在浓荫之下绿茵之上,尽情地享受暖风和阳。当然,也可以骑自行车沿环岛路直奔黄盾、曾靥埯海滩,看潮涨云飞,帆逝船来,在金色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玩累了,带去的食品也吃完了,那么,花上十来块钱,便可以很方便地“打的”回家。我相信,每到这时,无论你是从什么地方迁入厦门的,你都会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

厦门,我温馨美丽的家园!

的确,厦门最温馨之处,就在于她像一个家。

一般地说,厦门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是比较和睦的。学校里,单位上,师生、同学、同事之间,相处也比较融洽。尽管“窝里斗”是咱们中国的“特产”,矛盾哪儿都有,但在通常情况下,厦门人大体上还能相安无事,而且也多少有些家庭般的温馨感。比方说相互之间的称呼,除必须加以头衔的外,一般都称名而不称姓,比如“丽华”、“勇军”什么的,宛如家人。无论老头子,抑或小伙子,都可以这样亲切而自然地呼叫自己的女同事,而毋庸考虑对方是一位小姐,还是一位夫人。反过来也一样。女士小姐们也可以这样呼叫自己的男同事男同学。这在外地人看来也是匪夷所思的。因为在外地,尤其是在北方,即便夫妻之间,也不能这样称呼,而要叫“屋里头的”或“孩子他爹”。同学之间,即便是同性,也要连名带姓一起来,否则自己叫不出口,别人听着也会吓一跳。同事之间,当然更不能只叫名不叫姓,至少要在名字后面加“同志”二字,比如“丽华同志”、“勇军同志”。除此之外,则不是“老张”、“小李”,便是“刘处长”、“王会计”所以外地人到了厦门,便会对这种“家庭感”印象深刻,并欣然予以认同。我自己便已习惯了厦门人的这种称谓方式,因此如果听到有人连名带姓叫我,弄不好就会吓一跳,不知出了什么事情。

这种家庭式的人际关系无疑是能给人以温馨感的,而只有热爱自己家庭的人才会热爱自己的城市。事实上,厦门人也确实比较看重自己的家庭生活。有句话说:“北京人的面子在位子,广州人的面子在票子,上海人的面子在裤子,厦门人的面子在房子。”一个厦门人,哪怕只是在单位上分得一间临时过渡的陋室,也一定要大兴土木,把它装修得温馨可人。所以又有一句话:“广州人把票子吃进肚子里,上海人把票子黏在屁股上,厦门人把票子花在墙壁间。”我虽然没有深入过,但猜想厦门人的家庭生活,一定大多比较温馨,人情味很浓。否则,厦门人为什么那么不愿离家,即便离开了也要千方百计再回来?

恋家并非厦门人的专利,而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更是咱们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情感。难得的是厦门人不但自己恋家,而且还能设身处地地设想别人也是会眷恋家园向往天伦的。于是,逢年过节,家在厦门的学生,便会把自己班上的外地同学请到家里来围炉。如果来的人太多,做父母的还会让出自己的房间。厦门大学的许多老师也会这样做,如果他当之无愧地是一个厦门人的话。一个真正的厦门人,是不会让自己的同学、同事、学生到了“年关”还“无家可归”的。这几乎已成为厦门岛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不信大年三十下午你到厦大门前一条街去走走看,保证你只能看到几个僧袍飘逸的“出家人”(南普陀寺在厦大校门旁)。

同样,装修自己的住房,厦门人也并非全国之最。但同样难得的是,厦门人甚至在建设自己的城市时,也像在建设自己的家。厦门市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求得经济的发展。因为厦门是厦门人民共同的家园,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毁了自己的家。在厦门人大会堂周围,原本打算要建的大楼取消了,留出了大片的绿地让市民休闲。在美丽的环岛路上,笔直的大道常常会拐一个小弯,因为那里有一棵榕树需要保留。大道两旁沿着海岸线,是草坪、花坛和建筑小品,还精心设计了停车的泊位。于是一条原本用于改善交通的道路,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公园。

厦门的生活环境也像家庭。在厦门,出门、乘车、购物、打电话,都极其方便,而且车费和电话费也不很高。厦门的公交车数量多、车况好,多数情况下都不挤。如果想“打的”,也花不了很多钱。即便是外地人到了厦门,也不必有“行路难”之虞。因为各个路口,都竖有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路牌,告诉你到某某地方去应该如何行走,而这某某地方也许不过近在咫尺。这说明厦门市的管理者们,其实是很能为自己的市民着想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出门上路,就像在自己家里走动。

然而,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我更关心的并不是厦门人民和厦门市委市政府做了些什么和怎样做,而在于他们这样做时的那种心态。许多作家(比如福建作家孙绍振)都注意到,厦门人无论是在建设自己的城市,还是在维护自己的城市时,态度都十分自在、自如、自然,就像是在装修和打扫自己的小家和住房。这种从容乃至安详无疑来自只有厦门人才有的对自己城市的“家园之感”。正是这种“家园之感”,使得他们不必依赖于纠察队或罚款员的监督而能自觉保持街道的洁净如洗和车站的秩序井然。也正是这种“家园之感”,使他们像德国人服从内心道德律令一样,不做有损自己城市形象的事情。于是,“厦门是我家,环保靠大家”,在厦门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的确,这种把自己城市当作自己小家来看待的“家园情愫”,也许就是厦门人有别于其他城市(比如福州)人的紧要之处,是厦门最突出的城市社区特征。厦门的美丽是真实的,厦门人的“家园之感”也是真实的。真实,就不必刻意;真实,就没有做作。

更何况,厦门岛在事实上又是多么温馨可人舒适方便。于是,外地人来到厦门,便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便会爱上厦门。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加,其中既有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引进的人才,也有邻近省份其他地市的外来妹、打工仔。总体上说,厦门的大门是向他们敞开的。尽管难免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也有极个别鸡肠小肚的人会利用职权有意无意地刁难一下,但并不能形成强大的“排外”势力。也许,这里面有一个文化上的原因,那就是:包括厦门人在内的闽南人,原本就是“历史移民”。他们是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原迁入闽南的。所以,直到现在,闽南话中还保留了不少中原古音。显然,如果闽南人也公然排外,便难免“数典忘祖”之嫌。

那么,祖上来自中原大地、有着长途迁徙历史的厦门人,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温馨家园,并创造了不同于当今中原文化的另一种文化。

也许,原因就在于厦门是岛,而且是一个美丽的小岛。

本文摘自易中天《读城记》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