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是考验也是机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14:00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内容聚焦预制菜范围、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4个方面,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规定预制菜生产过程不允许添加防腐剂。

有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到2026年有望超过10720亿元。可以说,预制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围绕预制菜的相关争议和质疑,制约着预制菜产业发展。此次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意味着预制菜由此在国家层面正式纳入全面监管,这对消费者和预制菜行业企业来说,意味良多。

针对不少餐馆“偷偷”使用预制菜现象,《通知》特别明确,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将促使预制菜变“透明菜”。特别是很多消费者因担心预制菜不够新鲜而不愿消费,《通知》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这不仅能改变消费者对预制菜印象,也将促进预制菜企业从“自由化”走向“规范化”。

目前,有企业生产的预制菜不含防腐剂,自然不受新规影响。但一些肉类预制菜为了防止变质腐败,使用了防腐剂。《通知》实施后,这些企业亟待调整方向:一方面,按照《通知》要求不再添加防腐剂;另一方面,加大对杀菌、冷冻、冷藏、冷链运输方面的投入,取代防腐剂的作用。这对整个预制菜产业来说,带来多种考验也面临新的机遇。

对于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有何考虑,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给出三个理由: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更高期待;二是兼顾产业实际,引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三是严守安全底线,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由此看出,有关部门在决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时,有较周全、深入的考虑。

这对预制菜企业而言至少面临四重考验:能否确保不含防腐剂的预制菜质量,对资金、技术、制度都是考验;能否建立健全无缝隙的冷链运输管理体系,确保运输环节不影响预制菜品质是考验;能否不受商业利益驱使偷偷添加防腐剂,或者不以重油重盐来保质,也是考验;能否压实各环节责任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更是考验。

据说,许多预制菜企业为了尽可能地提“鲜”以及延长保质期,会采取重油重辣、高糖高盐等手段,造成脂肪含量高,盐摄入量超标,即便不含防腐剂,也不利于消费者健康。所以,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后,行业企业不能通过其他歪招来代替防腐剂,而是要做良心企业,从消费者健康角度提供预制菜。当然不添加防腐剂的预制菜也考验监管。

虽然预制菜行业因《通知》而面临诸多考验,但要看到机遇。当《通知》打消消费者对防腐剂等问题的担忧,无疑会改变对预制菜的印象,进而敢于、愿意消费预制菜。预制菜市场规模因此将会大幅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说,《通知》带来的机遇和前景不可低估。这也意味着预制菜赛道的竞争更激烈,良性竞争则能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有资料显示主食类预制菜最受海外消费者欢迎,比如春卷、点心、包子。但此次划定预制菜范围时,将主食类食品排除在外。这可以理解,毕竟菜和主食不同。能否出台预制主食监管规则也值得思考。

文/老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六部门联合发文 预制菜有了明确定义 突出预制性和菜肴特征
法治日报 2024-03-29
预制菜有了官方定义 产业发展走向规范
中国青年报 2024-03-26
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预制菜产业规范发展
科技日报 2024-03-25
使用预制菜要明示!预制菜“国标”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4
北青快评 | 把预制菜“国标”要求落到实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