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勇:对涉缅北电诈犯罪该依法重判要坚决予以重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16:18

在2023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等工作备受外界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勇。

去年,大批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李勇表示,人民法院要坚决震慑犯罪,特别是要突出打击重点,该依法重判要坚决予以重判,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谈“打击电诈”

对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该依法重判要坚决予以重判

北青报:2023年暑期,一部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引发公众热议,也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带入公众视野,不知道您是否看过这部电影?

李勇:我也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中展现的不法分子在境外设置犯罪窝点,以“高薪”等蛊惑、诱骗境内居民偷渡出境,再通过限制人身自由、殴打、贩卖人口等方式威逼、利诱他们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情况,是现实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一个缩影。

此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社会危害十分严重,是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的“重中之重”。

北青报: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还存在哪些难点和困境?如何破解?

李勇: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跨境化、集团化、产业化、链条化特征,犯罪手段迭代翻新,存在侦查难、取证难、认定难、追赃难等问题。

人民法院在打击治理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坚持严格依法办案、不断强化法律支撑、持续推进形成打击治理合力等。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从严惩处,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认真把好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认定,不枉不纵。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先后制定发布了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法律适用标准,确立了依法从严惩处、全面惩处、准确惩处和全力追赃挽损的原则方针。

人民法院积极加强与检察、公安、网信、工信、金融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和源头治理,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以更高站位、更强保障、更大力度共同推进犯罪预防和网络治理,全方位提升反诈治理效能,最大限度防范此类犯罪发生。

北青报: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到,2024年中国政法机关将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整治。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去年人民法院作了哪些工作?

李勇: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同时注重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有力推进。

一是持续做好案件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审理工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1万余件6.4万余名被告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尤其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最高人民法院派出工作专班赴多个重点省份开展调研,及时梳理、研究、解决适用法律难题,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别是跨境电诈犯罪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三是不断强化法治宣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引、警示、教育作用。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10期《反诈反赌 人民法院在行动》系列宣传视频,春节前发布的8件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宣示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政策立场和坚强决心,提醒公众以案为鉴,切莫踏入犯罪泥潭,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

北青报:2024年将有哪些新的部署?

李勇:今年,人民法院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入开展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案件办理工作,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依法从严惩处境内协同犯罪人员。

要进一步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坚持依法彻查追缴涉诈资金,及时返还追缴财物,全力为被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要进一步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打造法院特色反诈宣传品牌,共同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北青报:去年,大批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被移交我方。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过程中要把握哪些重点?

李勇: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为集团化作案,而且还与非法拘禁、贩卖人口、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等犯罪交织,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

人民法院必须“出重拳”,按照“打深、打透、打彻底”的工作要求,将依法从严惩处要求落实落细。

针对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民法院要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全面惩处、准确惩处和全力追赃挽损原则,准确适用法律。

要从定罪、量刑、财产刑判处等各方面落实从严要求,坚决震慑犯罪,特别是要突出打击重点,该依法重判要坚决予以重判,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要贯彻落实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面甄别和认真分析被告人在犯罪集团、共同犯罪中的层级地位、作用大小,结合其认罪态度、悔罪表现、退赃退赔等情况,准确认定刑事责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依法从严打击犯罪集团的组织者、指挥者、首要分子、骨干成员和共同犯罪的主犯,从严打击幕后“金主”、累犯、惯犯、组织人员偷越国(边)境的“蛇头”、为诈骗分子“跑分”洗钱的团伙头目,从严打击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犯罪的人员。

对在犯罪集团、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辅助作用的低层级人员,被诱骗、胁迫实施犯罪人员,初犯、偶犯,主动投案人员,以及积极配合抓捕首要分子、追缴涉诈资金的人员,依法从宽处理。

北青报:如何确保“应追尽追,应退尽退,应赔尽赔”?

李勇:要把追赃挽损与案件审判同步推进,在刑事审判全流程、各环节持续追赃。

既要协同有关部门及时查扣、冻结涉案账户赃款,又要督促被告人积极退赃退赔,运用强制执行、失信曝光等措施倒逼犯罪分子履行财产刑判项,还要做到依法及时返还涉诈冻结资金和追缴的涉案财物,确保“应追尽追,应退尽退,应赔尽赔”落实到位,最大限度挽回被骗群众的经济损失。

谈“扫黑除恶”

仍有涉黑恶犯罪分子改头换面、隐藏蛰伏

北青报:扫黑除恶一直备受外界关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去年年初,电视剧《狂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知道您是否关注到这部电视剧?

李勇:《狂飙》是一部以扫黑除恶斗争为主要题材的电视剧佳作,播出期间收视率很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对此也很关注。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毫不动摇地全面贯彻依法从严方针,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高压态势,依法从重从快审理各类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人民安全感的案件,取得显著成果。

云南孙小果、湖南杜少平等一大批备受社会关注的涉黑大案要案顺利审判,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序和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电视剧《狂飙》以艺术作品的角度、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扫黑除恶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和必要性,契合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新期待、新要求,反映了社会心声。

人民法院将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坚持能动司法,扎实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新成效。

北青报:去年以来,人民法院在扫黑除恶方面,有哪些亮点?

李勇:2023年,人民法院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以高度政治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国扫黑办的工作要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在案件办理、“黑财”清底、推动行业治理等方面不断发力,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法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准确、有力惩处涉黑恶犯罪分子,以切实有效举措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新收涉黑恶案件2208件,审结1855件,结案率84.01%;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执行到位8.66亿元,追缴、没收违法所得执行到位5.22亿元,执行到位率分别为91.01%、86.33%。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注重“抓前端、治未病”,深刻总结审理涉黑恶案件中发现的社会治理短板和行业监管漏洞,向相关部门和行业监管机构持续发出高质量司法建议,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签发文件,推动堵漏建制。

2023年,全国法院共制发涉黑恶治理的司法建议2803件,司法建议发送数量同比增长16.3%。

北青报:今年还会有哪些部署?

李勇:今年,人民法院将继续大力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

坚持公正与效率相统一,进一步提升审限内结案率,推动涉黑恶案件审判工作保质提速。

同时,进一步推动完善涉黑恶财产执行工作大格局,深化协调配合机制,持续开展执行攻坚、强化指标考核,切实提高“黑财”处置率。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前端化解,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梳理涉黑恶已决案件审理、判决、执行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北青报:去年9月,您出席了人民法院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点工作推进会,提到“涉黑恶犯罪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点”。您所说的新趋势、新特点有哪些?

李勇:随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深入推进,浮在面上的黑恶势力被有力肃清,但仍有涉黑恶犯罪分子改头换面、隐藏蛰伏,逃避打击和反侦查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违法犯罪更加隐蔽。涉黑恶犯罪分子公然使用暴力的情况逐渐减少,以随时付诸“硬暴力”为基础,通过“软暴力”实施违法犯罪的情况逐渐增加。有些涉黑恶组织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涉黑财处置更加复杂。涉黑恶犯罪分子通过转型升级、投资理财、将非法财产与合法财产相混同等方法,千方百计将“黑财”洗白,为公安司法机关准确甄别“黑财”制造障碍。

三是综合治理仍任重道远。如何铲除涉黑恶犯罪滋生土壤,防止社会治安和基层治理领域的乱象演变上升为恶势力、转型升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仍然是当前要着重解决的课题。

北青报:人民法院如何面对上述挑战?

李勇: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全国各级法院将严格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原则,做到“打准打实”,坚决防止人为“拔高”或“降格”,进一步提高“打财断血”质效,通过庭审准确查明和甄别涉黑恶财产,依法保护合法财产,通过能动司法、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办理一案,解决一片”的工作目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鑫

相关阅读
打击缅北涉我电诈又一新成果!92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6
专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最高检向28个省份交办督办涉缅北电诈案件 涉案人员达4.5万名
中国证券网 2024-02-04
公安部:2023年4.1万名缅北电诈嫌疑人已移交我方
央视新闻 2024-01-09
公安机关公开通缉10名缅北电诈重要头目
公安部 2023-1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