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人物|著名摄影师陈锦 镜头下的茶馆人生与市井风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14:00

光影里,一座青砖白瓦、翘檐木门的成都老院落充满生机,鸟笼、晾衣架错落交叠,衣影拂动,小鸟跳跃。一位老人坐在石桌前的竹椅上晒太阳,神态悠闲。一张斑驳的木头方桌像是从院里“长”出来的,依偎在一隅。桌上的老电视,播放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的市井生活。这幅被放大的纪实之作,和时光装置独占展厅一面墙的空间,极具视觉冲击力。漫步展厅,年代光景扑面而来,有声有色,唤起了每一个观众的情感记忆。

1bt15_b.jpg

作者像 (2012)

近日,第二届成都国际摄影周平行展——《时光滤镜》阎雷、陈锦、嘉楠摄影联展在A4美术馆开展,中法摄影师镜头中充满魅力的成都生活,得到众多摄影爱好者和观众的热情追捧。本土摄影师陈锦前后数十年,拍摄了上百个茶馆,留下的珍贵影像,令人久久难忘。在接受专访时,陈锦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次展览中,他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成都人的生活,“这段生活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这些镜头捕捉记录了成都人的生活状态、发展变化。这些影像经时光过滤依然温暖,更让人倍感珍惜。”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袁蓉荪直言,作为国内著名摄影师,陈锦几十年只做一两件事,他拍的“茶馆”,既有街头巷尾的世俗景观,也有发人深省的艺术表达,对于许多经历过这段激情岁月的人来说,仍然记忆犹新。昨日中国、当下蜀地之社会生活镜像,于时代切片中闪回、反思,探寻影像的瞬间和永恒,使展览延伸出超越时空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

在成都,人们对茶馆有一种情感连接

1955年,陈锦出生于成都市,他于1980年代开始摄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出版有《四川茶铺》《川人茶事》《市井中国》等多部专著,荣膺中国摄影金像奖,以及巴蜀文艺奖,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等奖项。有观众留言表示,陈锦的一张张纪实之作,为时代留下烙印,让瞬间变成永恒。

1bt16_b.jpg

坝坝戏 (成都黄龙溪 1984)

上世纪八十年代,拍照对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摄影师也还很少见,而最初陈锦为什么会把镜头对准身边的日常?一方面,与陈锦的经历直接相关。1971年,陈锦去云南支边,在河口当了八年知青,得知恢复高考后,他和大家一样,想通过考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陈锦考上云南大学,成为七八级中文系学生。大二那年,陈锦喜欢上摄影,他分出精力自学,同时跟着云南摄影前辈们一起学习、交流。陈锦印象很深,当时学校没有摄影专业,他学摄影还被同学们看作是“不务正业”。好在,他既没有耽搁专业学习,还培养起来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后来,陈锦回到成都,进入出版社工作,实现了自己从事专业摄影的理想。“茶馆为什么会吸引我去关注?那是我从小到大生活中的经历,成都文化对我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再加上可能是因为我出去待过十几年。有时候跳开看曾经生活过的土壤,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触。”陈锦坦言。

把“茶馆”作为一个专题性的项目长期关注,那还要说到1989年遇到的一个专刊拍摄选题,当时香港的《中国旅游》杂志请全国特约记者共同完成一个选题计划——拍一组能够反映自己城市一天24小时发生的故事。接到任务以后,陈锦琢磨,什么能代表成都这座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我马上就想到了茶馆,出去跑了一天,拍完之后把胶片直接寄了出去。”结果令他惊喜,“他们看到之后很高兴,觉得我这组照片很有地域特色。”这个反馈也启发了陈锦,经过思考,他给自己立了项,“深入去拍摄茶馆,再去反映、去挖掘一下。”也就是两年多,1992年,陈锦推出了第一本专辑《四川茶铺》,这本影集至今仍被中国摄影界誉为关注地域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拍摄四川人如何喝茶,更深入展现了四川人如何生活,镜头精确定格下人们聊天、看报、读书、看戏,逗鸟、发呆、养神、打瞌睡,享受按摩、掏耳朵……一幅幅生动场景,展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四川,成为“西南茶饮民俗文化研究经典”。

随着拍摄的进行,理解也不断加深,陈锦敏锐地感受到一些新元素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使他持续对这一主题进行着拍摄记录。

1bt1_b.jpg

盖碗儿 (成都 1988)

通过观察研究“茶馆”这个窗口,陈锦看到的不仅是成都人喝茶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他们在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过去成都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早晨六七点钟先到茶馆里去坐一会儿。在那里,图的不仅是喝一杯茶,摆摆龙门阵的简单生活状态,人们对茶馆更有一种情感的连接。大家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等等,方方面面的东西都能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展现出来。”陈锦笑言,“这是由于历史、传承、精神追求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延续下来的,比如清末到民国时期,四川茶铺逐渐成形,数量之多绝非他省可比,据清宣统元年编著的《成都通览》记载:每日去茶铺的人占成都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我认为,要了解四川的风土民情,首先要从茶铺开始。”

转变身份和视角,才感受到丰富的茶馆文化

《四川茶铺》出来以后,陈锦买了一个手持摄像机同时开始做影像记录。因为那几年他马不停蹄地拍了很多,其间已经开始逐渐感到城市发生的变化——路变宽了,楼变多了,“我感到一种旧的文化形态或者一种旧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变化,我就觉得一定要抓紧了。”

一阵热闹归于平静以后,陈锦忽然发现,拍了好久,怎么出来的东西还是流于表面?思考之后,他开始冷静客观地去改变曾经的视角和方式。他先不急于拍摄,一度成天泡在茶馆里,买碗茶,听评书、看川戏,和喝茶的人聊天,把自己融入到茶客中,“我虽然每天也带着相机去茶馆,但是为了去喝杯茶去交朋友,跟他们摆摆龙门阵。”

后来,茶客们没有人觉得陈锦是一个拍摄者,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朋友,这样的互动使得陈锦能够捕捉到茶客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陈锦也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一个身份转换:从一个摄影师变成了一个跟大家一样的茶客,拍摄也变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坦然相对,镜头下呈现出最真实的茶客状态。

“这个身份和视角的转变,是我多少年拍摄过程中,我觉得最成功的一点,也是因为这一点,我才感受到茶馆文化的精彩程度。因为他们接纳了你,你的镜头再呈现出来的可能就更生动、更自然、更原生态。”陈锦分享他几十年拍摄中很重要的这个体验,“一开始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出现在茶馆,不自觉地会更多地以一个旁观者,甚至是一个猎奇者的目光,有点儿居高临下地去看茶馆。而在当时茶客们对于记者这个身份还是比较尊敬的,虽然拍照还是一件稀罕事儿,但是他们会有一些不自然,也会有一些警觉。而我成了茶客,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这个我觉得很重要——也就是说,不走进这种文化的内部,你永远是一个旁观者;进去了以后,你才能发现这个文化有多么精彩,多么丰富。”

1bt9_b.jpg

排排座 (大邑 2003)

陈锦也发现,他的这个体验恰恰也呼应茶馆文化的一个内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挺好的,都很和谐。他直言,“茶馆里头它就有这么一种氛围,一杯茶就让不认识的人都认识了,而且他们情感之间就找到了一种连接,按现在流行的话说叫做共情了。这一点非常有意思。”

有一次,陈锦在茶馆碰到十多个街坊邻居一起来茶馆,后来发生的故事令他觉得很有意思,“当时他们一群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闹得很不愉快,于是找了中间人到茶馆来做一个裁断。他们找的也不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而是来了一位派出所的片警,穿着军大衣的民警来了跟大家也都认识。大家坐在茶馆里头,两边人先把茶泡上,各自陈述事情理由,陈述完之后,经过民警判断、调解,最后,不占理的一方肯定要赔不是。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们不一定要在桌面上用语言表达,只要道歉的一方把今天的茶钱出了,就表示已经道了歉,这事就到此为止了。”

在陈锦看来,小小茶馆里的故事不仅反映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形态,也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民间的人情世故。“比如在茶馆付茶钱就包含着一种礼尚往来的人情,而且茶馆里有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朋友、熟人来了,抢着付茶钱表示一种情感,一种友谊。对方接受了他会觉得有面子,对方拒绝的话他就会觉得没面子。”

现在的茶馆,成为年轻人新生活的“氛围组”

如今的成都,还有老茶馆吗?在陈锦看来,茶馆就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城市的一张名片,相当于是川剧、川菜一样的文化符号,现如今,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了都会去体验它、享受它。在陈锦几十年记录、研究茶馆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茶馆所蕴涵的文化魅力,依然生生不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变迁,过去茶馆依附的建筑格局被打破了,茶馆也在发生变化。但在很多高楼大厦背后,成都现在还有一种纯粹的、当地人喝茶去的茶馆,它们分布在街边路头,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非常市井化。”陈锦坦言,“实际上这样的分布也表明了,过去的老茶客从小到大都是在茶馆里泡大的,那代人逐渐离世之后,新一代茶客对茶馆这种生活方式、休闲文化的认同,同时也一代一代把它传承了下来。”

1bt7_b.jpg

街头 (宜宾 1993)

在成都,尽管现在的文化、生活多元化了,但茶馆依然也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特定的人文氛围、生活方式。一个明显的标记就是,陈锦,这个名字已经成为茶馆的一个IP,通过品牌的带动,正在把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等人文理念传承下去,“我想,到茶馆来的人,他们看到一些茶馆的影像、装置等等装饰作品,如果能够感受到一些传统文化,达到一种文化的传承,我觉得这个很好。”

铁像寺水街的“陈锦茶铺”,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网红打卡地:大戏台两侧垂下“余生很长,何事慌张”的对子,传递出成都人骨子里的生活态度。大树荫下,老式的竹椅、板凳儿上,喝“盖碗儿”的不乏衣着时尚的年轻人,陈锦茶铺作为本土文化的一个符号,彰显出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特色。“我能感受到那些年轻人不仅在茶馆里喝茶休闲,他们工作、开会、拍视频、录直播,甚至做一些商业活动,都会把它们放在茶馆的氛围里,这是茶馆发展到今天呈现出来的一种新面相,也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面对新的东西,坚持自己,开放心态

陈锦拍摄的作品《夏雨》如今已经成为宽窄巷子里的一个热门打卡地,许多“逛吃逛吃”的时尚青年热衷于来此和它拍照合影,令人感叹影像穿越时光进入了今天的生活,“成都过去的老建筑很有讲究,比如这幅作品里的门应该是建于民国时期,经过时间洗礼,它上面叠积了很多新的变化和元素。这个门我拍摄的时间是一九九零年前后,当时下着小雨,在一个小巷子里,一个菜贩骑着三轮车穿过这个门,前面的小巷狭长安静,后面车斗里堆放着土豆、秤杆,看见这个景象,我马上拍摄下来。其实我穿越的这条巷子就是窄巷子,已经成为现在成都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1bt17_b.jpg

夏雨(成都窄巷子 1989)

陈锦表示,他一直在关注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在他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虽然我们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去跟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比,但是我们这一辈人经历得比较多,只要能做到不断去观察、去往前走,不固化自我,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式,我觉得这样就行。”

也因此,尽管拍摄的是比较传统、比较老的东西,但是每一次新的拍摄,新的展览,或是写一本新的书,陈锦必须要跟当下文化的发展找到一种对接,找到一种互动,“我都会给自己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尽量每一次呈现都采用新的观看方式,我觉得这样才比较有意思。”

对于未来的艺术方向,陈锦表露出一种向内生长的力量和修为,“一方面,我几十年积淀的优势内容必须坚持,这一点毫不动摇。另一方面,我也不拒绝现在一些新的流行文化精华,只要能分辨哪些东西对我是有帮助的,我会提炼出来,为我所用,但不是盲目跟随。”在陈锦看来,“面对新的东西,坚持自己,开放心态,才能够去吸收新的元素丰富自己,这是我一直要这么做的。”

近些年,在研究“茶馆”之余,陈锦一直在研究“成都人民公园”这个新题目,“人民公园可以说是一座城的集体记忆。” 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陈锦颇有感慨而深情地说,“成都人跟人民公园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联系,包括人民公园这个特殊的场域都与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直接相关,可以说一个公园连接起了成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比如,少城这个名字与先秦时期修这座城的城池相关;人民公园1911年建园时旧称‘少城公园’;这里面的‘茶馆文化’也很有历史,而这些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今天的人们走进人民公园,一方面在那里休闲娱乐、追求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我希望大家能更多知道它的历史,感受到它的深厚文化底蕴,所以这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儿。”历史文化,川蜀民情,在陈锦的讲述中,平静而余味悠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供图/陈锦

相关阅读
人物|牧民摄影师:用镜头定格青海湖美丽瞬间
新华社 2024-04-09
活动|叶锦添:我想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6
人物|镜头里,佛与众生的世界熠熠闪光 摄影师袁蓉荪十八年走遍中国拍摄石窟艺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8
纯茶赛道开“卷”,新中式茶馆能否成下一个爆款
中国青年报 2022-10-11
荐读|汪曾祺:泡茶馆
收获 2022-09-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