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大学上课起立问好,读懂争论背后的考量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3-04 09:30

最近,“高校该不该强制学生在上下课时起立问好”的话题引发了不少讨论。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年来,不少高校对师生提出了要求,即上课、下课均起立行礼,有的高校是借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进规范上课、下课礼仪。公开信息显示,提出类似要求并将其制度化的不乏国内知名高校。

部分高校这样的做法在舆论场域内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此举有助于规范大学课堂纪律,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种课堂上的形式主义,有违大学的开放性精神。

高校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有其现实背景。比如,不少高校就在相关通知和条例中提到,此举是为了“规范课堂礼仪”“培育课堂文明”,进而通过潜移默化在学生之间形成类似于尊师重道的教育意义。这解释了高校作出此项要求的目的所在。

然而,诚如不少反对者所担忧的,如果连大学课堂都要依托某种具体的、极其细节化的要求才能达到“规范课堂礼仪”“培育课堂文明”的目的,那大学应该反思的或许不止是规范礼仪的问题了。

常言道,见微而知著。“要求大学生上下课起立问好”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背后隐含的其实还是“管束是为了你好”的逻辑。但与小学和中学时代不同的是,进入大学的学生一个最为根本的区别是,“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毕竟,对一群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而言,为了摆脱在应试教育阶段习惯于被“安排”的路径依赖,他们需要在大学这个半开放的社会化环境中逐步与现实接轨,进而适应现实的复杂性。

本质上,这种管束思维下的做法其实隐含着一种“去成人化”的意味。如果高校为了所谓的“规范课堂礼仪”,就要制定如此细致的举措,将行政管理的手伸向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两句问候,那反而显得有点“失礼”。

就此去看,舆论反对“大学将学生上下课起立问好”制度化,显然与是否尊师重教没有关系。而这套基于管束思维的强制做法,也与大学的开放性精神天然相抵牾。

事实上,围绕“大学生上下课时该不该起立问好”所产生的诸多争议,其核心问题都在于:在一个注重于成人化、平等化和个性化成长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中,那些应试教育阶段的固化举措会不会对这样的目标导向带来负面影响?

从这个维度再去看,那些“反对大学生上下课时起立问好”的观点,就变得容易理解了:人们反对的其实并不是大学所出台的某个具体教学措施,而是那种可能将大学教育推向“中学应试模式”和“去成人化”的倾向。

说到底,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其拥有的开放性土壤。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大学应该有信心通过潜移默化或者更为治本的方式,实现规范课堂礼仪的目的。

文/马小龙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首都师范大学获得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优秀作品奖
首都师范大学 2024-03-28
北青快评 | “学术站姐”把随时拍PPT作为学习方式,问题出在哪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2
大学者们的小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2
北青快评|上课“坐前排”也要老师学生双向奔赴才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多地高校开展学风建设 大学生上课坐哪儿有必要管吗
北京日报 2023-11-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