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阶段
北京日报 2024-02-28 11:36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主要目的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在昨天国新办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介绍,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新两翼”——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发展都进入了新的阶段。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郭兰峰说,过去的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垒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将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这是2月22日拍摄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的中关村医疗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北京

实施新一批具备条件的疏解项目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首都功能的布局也在不断优化,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十年来,北京市全面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控增量、疏存量。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

十年间,北京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GDP、劳动生产率、万元GDP能耗水耗等多项指标在全国省级地区一直处于最优水平,走出了一条减量刚性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用减量来倒逼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城市深刻转型,实现了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科技创新、腾笼换鸟、改革开放是重点发力方向。

北京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数字经济,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还有一批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等。在全国率先形成了服务业占GDP比重在8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在80%以上的“双80%”服务经济发展格局。

疏解腾退空间在优先保障中央政务功能、补齐便民服务短板的同时,也为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承载空间。此外,北京以一年一版本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全市新设企业增长20.3%,总数突破211万户、创历史新高。

郭兰峰表示,围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抓住疏解这项工作不放松。当前,疏解的第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实施新一批具备条件的疏解项目。“我们更加注重在疏解过程中提升,疏解不是简单搬迁到雄安或者搬迁到哪个地方,比如央企疏解,就应该在企业的体制机制、业务范围、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疏解带动天津、河北的发展,也才能实现协同发展。”

天津

持续拓展京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京津两地资源十分丰富,功能定位互补,天津加强与北京对接联动,市场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支持北京“新两翼”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两地资源互动日益加强,去年北京流向天津的技术合同达2324项,成交额同比增长85%,持续增强协同发展内生动力;在产业协作方面,推动两地区域产业链成龙配套,天津为北京奔驰汽车、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提供零部件配套的企业超过120家,并将继续提供更多的上下游服务。

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续写京津“双城记”新篇章。

继续唱好科技协同创新的“双城记”。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与北京科教资源全面合作,共同建设好、打造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实体化运行,合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继续唱好产业体系融合的“双城记”。强化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合作共建,建设好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和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承载平台。共同抓好6条产业链落地落实。同时,继续办好“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持续提高影响力,满足两地经营主体需要,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继续唱好体制机制创新的“双城记”。深入推进京津同城化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持续探索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加强天津港与北京空港、陆港运输衔接,持续推动京津两地“双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同标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创建更好的发展环境。

继续唱好重点领域协同的“双城记”。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化合作,构建双方更加紧密的融合发展格局。

“新两翼”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

培育区域的增长极

北京市“新两翼”,就是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郭兰峰介绍,城市的框架已经基本显现,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白洋淀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新区也有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代码、车牌等。

针对疏解单位、人员关心的焦点问题,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实施了一批政策,特别是去年出台了雄安新区28条政策,保证疏解到雄安的人员有“三个不低于”。一个是创业条件,二是居住条件,三是工资收入,总体不低于在北京时的水平。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也日趋完善。北京市四套班子以及70多个市级部门、近3万工作人员已经迁至副中心办公,环球影城成为旅游地标,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等文化建筑已经建成亮相,副中心的生活品质正在不断提升。

下一步,围绕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重点处理好与雄安新区、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关系,持续完善城市框架,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继续保持每年千亿级投资强度。

未来十年,应该做些什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北京‘新两翼’,培育区域的增长极。”郭兰峰说,对于雄安新区,它是一张白纸,经过几年建设有了雏形,但是一个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三五年就建成。即使高楼大厦都起来了,但还有一些软的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完善。此外,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还会继续推进,目标是要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经具备很好的基础,还要加强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推动绿色发展,增强北京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现场直击

雄安新区各项目建设红红火火

新一批建设项目近期集中开工。昨天,记者在雄安新区看到,各项建设红红火火,大批建设者在紧张施工,为新区美好未来奋战不停。

据了解,在千年秀林,雄安集团“生态铁军”守护雄安绿色长廊,建设者们抓质量、保进度,让千年秀林生机勃勃。白洋淀湖畔,野生鸟类达276种,湖水持续保持Ⅲ类水标准。

走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者井然有序地开展作业。施工现场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各施工区域稳步推进,现场一片火热繁忙的施工景象。

在容西F2标段项目建设现场,承建单位雄安集团项目负责人冯九川正在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协调解决工地问题,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他说:“每一次排查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百分之百做到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为回迁居民打造高品质住房。”

……

在容东片区,雄安新区首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城市功能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人来人往,业务繁忙。这里,可为疏解单位提供定制化办公空间,还依托企业服务超市提供政务审批、税务、社保等服务,满足疏解单位落地的全流程需要。

雄安新区已重塑17个部门813项事项的网上办理流程,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雄安新区政务服务网办率、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不见面开标率均达100%。

中国中化总部、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建设。目前,首批疏解央企总部、高校、医院和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等陆续落地建设,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

新春伊始,第二批疏解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陆续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在雄安,无数的建设者投入在工作之中,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雄安新区如何进一步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落实?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表示,雄安新区应继续加大力度,以启动区为核心,统筹推进起步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一要成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枢纽城市。二要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新区不仅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典范城市,还要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因此,雄安新区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同时必须高效率发展。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京津冀谋划部署协同发展重点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经济日报 2024-03-19
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就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调研
人民日报 2024-02-26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落子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观察
新华社 2024-02-03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光明日报 2024-02-01
中行北京分行高质量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9
京津冀明确未来三年协同发展重点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9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