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路见不平,鲁迅大闹“广思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17:00

◎萧振鸣(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在三味书屋,鲁迅先后读完了“四书”“五经”,后又读了《尔雅》《周礼》《仪礼》等。鲁迅曾说:“我几乎读过十三经。”虽是私塾,但却能打下坚实的旧学功底。鲁迅虽然在文章中劝导青年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但他自己的旧学功力非常深厚。在他的杂文中,常常引用诸子百家的经典,但他并不是读死书,而是汲取古书精华,弃其糟粕。在私塾读书时,老师教书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背书。先生给鲁迅限定功课,并且要求严格,让他一天背四行书,鲁迅很快背完了就去玩。先生一看不对,就再给他加四行、十六行、三十二行,直到半本书、一本书。鲁迅还是很快背完了就去玩。据鲁迅自己说,他看书一两遍后就能背得一字不差,弄得老师没办法。可见鲁迅从小就天资过人,从未挨过板子。背书,应该是一种绝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青少年时期,背过的东西往往不忘,还可以训练记忆能力。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也不妨来点“死记硬背”。

▲鲁迅在三味书屋所读《尔雅》《周礼》

三味书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也有体罚的规则,备有打手板用的戒尺,但只限于警示,并不打痛。而别的私塾打手板时要把手背顶在桌角痛打;还有的用竹枝打脊背的,然后还要撒上盐;还有的把学生的耳朵放在门缝里像轧核桃一样地夹。离百草园往东有个名叫广思堂的私塾,规矩很多。先生姓王,绰号叫“矮癞胡”,学生上厕所也要领“撒尿签”,否则便有处罚。三味书屋的学生们听说后很愤慨,因为在三味书屋大小便完全自由出入。

有一天中午放学后,鲁迅和章翔耀等几个同学约好,到广思堂去打抱不平,冲进“矮癞胡”的书房,折断笔筒中的撒尿签,并把笔墨等洒了一地,大闹了一番。还有一次,有个三味书屋的学生走过贺家门口,被贺家的武秀才污辱谩骂。鲁迅和他的同学对这武秀才都很讨厌,听到这消息后很气愤,决定痛打他一顿。于是几个同学分几批在武秀才住的绸缎弄集合,鲁迅还特地从家中把祖父做知县时用过的腰刀取了出来,隐藏在大褂里面,来到贺家门口。几个人像梁山好汉似的在武秀才门前等了多时,也不见他出来,可能是听到消息躲了起来。学生们认为他一定是屈服了,于是解散回家。这一架没打成,若是打起来,肯定会使寿镜吾老先生教书的声誉大受损害。鲁迅年轻时真是有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之气。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鲁迅时代的文化精英,多是经过私塾教育的,学习的都是封建时代的教材,但他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病根,通过对先进文化的学习,探索疗救的方法,成为推动时代变革的主力。

供图/萧振鸣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专栏|鲁迅考证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专栏|鲁迅考证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鲁迅“早”字课桌吸客 家校距离百余米为何还迟到?
中国新闻网 2024-04-10
专栏|鲁迅题画:“射死八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专栏|鲁迅题画:“射死八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