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莫让小区集中充电点成为消防安全“洼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5 14:00

2月23日凌晨4时39分,消防部门接到火警消息称,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约6时许明火被扑灭。2月24日凌晨,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有关情况。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44人在院治疗。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此次火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和无以修复的伤痛,让人揪心,令人难过。而此刻公众更关心的是,如何汲取血的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据起火楼栋的住户王先生介绍,此次事故起火的架空层面积达两、三百平方米,为屋顶四周未全封闭的半室内设计。几年前,小区物业规划此处为电动车停放点,并设置公共充电桩。该小区多位居民表示,架空层电动车停放太多太密,并且与楼栋相通,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起火,火就会飘上高层。”对照实际来看,上述现象并非该小区特有。尽管此次火灾的具体原因还有待深入调查,但无论结果如何,既有事实已敲响了住宅小区集中充电点消防安全警钟。

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强小区集中充电点建设,旨在解决小区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占用消防通道,私拉乱接电源线路等一系列充电问题,告别电动车“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危险行为,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这本是一件好事实事好事,但要认识到,小区集中充电点并无防火“金钟罩”。现实中,一些集中充电点因为管理缺位,缺乏消防安全设施,距离易燃物太近等,成为“安全洼地”,引发了各类火灾,令人忧虑。

悲剧无法挽回,但反思不能停止。就雨花台区明尚西苑而言,小区集中充电点的危险信号其实早已显露。早在3年半以前,一名微博网友就发帖向南京有关单位反映,明尚西苑小区2栋的架空层存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混乱的场景,有失火隐患,该网友曾向街道和社区反映过多次。不仅如此,据南京电视台2022年4月报道,2019年明尚西苑小区曾发生过火灾,由于小区一楼架空层电动车停放太多太密,没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居民对此担忧。问题在于,截至此次火灾发生前,该小区的架空层是否配齐了必要的消防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完备?倘若答案是否定的,是否有人应为此承担渎职失责责任?随着事故调查的深入开展,相信真相很快会浮出水面,相关问号将会一一被拉直。

安全无小事,生命重于泰山。近年来,电动车引起的火情频发,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2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电动助力车)火灾1.8万起,比2021上升23.4%。调査显示,绝大多数火灾都是发生在充电阶段。既往的火灾案例也表明,如果对小区集中充电点的安全隐患不以为意、熟视无睹,酿成火灾是必然的,只是早晚而已。

“一地出事故、全国受警示。”各地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对辖区内各小区集中充电点的消防安全状况“回头看”,在进行科学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填“洼地”。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拧紧责任链条,督促物业等相关单位配齐配全干粉灭火装置,自动喷淋、切断装置等消防设施。同时,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增加物业巡查频次和时长,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让消防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做到万无一失。

水火无情,人命关天。小区集中充电点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决不允许其带病运行;决不容忍其成为安全“洼地”。惟有如此,才能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电动自行车火灾平均年增幅达20% 国家消防救援局将在多环节上推动加强整治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整治“飞线” 成都全城夜查电动自行车
成都商报 2024-05-30
国家消防救援局:近三年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平均年增幅达20%
澎湃新闻 2024-05-30
北青快评 | 对电动自行车集中整治也要常态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应急管理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
应急管理部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