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迫近悬崖的角落,总会藏着一条小路
天天精彩
2024-02-21
+ 关注

◎马拓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微博上收到过一封私信。一个男孩跟我倾诉,说自己第三次考研了,目前还在等初试成绩,整个人焦虑得不行。而就在他最需要鼓励和放松的时候,家人却让他格外窒息。

他说父母这几年里一直希望他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在他接连考研两次失利之后,这种期望就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的执念,几乎每天都在他耳边狂轰滥炸。一开始他还尝试沟通,但发现想让对方改变想法太难了,因为双方根本无法站在平等的立场上。

父母总是抱着长辈要求必须言听计从的姿态,强制灌输他们的观念,而且永远是那一套雷打不动的理论,甚至对他的考研受挫冷嘲热讽。他表示说,希望未来的路能由自己选择。但父母却说,你选择了也走不好,那是整个家庭的灾难。

用他的话说,“再卑微也换不来丝毫期待。”

而且这种辩论往往起到的都是反作用,会让父母的强迫情绪更加高涨。他们甚至联合家里的一位亲戚,背着他给他报名了家乡教师编制的考试,还美其名曰是帮助他在老家落地生根。

后来他拉黑了那位亲戚。

没办法,他只能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咬牙生扛,还要时时对抗担心再次落榜的焦虑感。有一天,他逃离到外面的一条河边,眼泪不自觉地就像河水一样缓缓淌下。拿起手机,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总有一天,他们会逼死我,希望那时候他们不会后悔强迫我的每一件事,不会后悔说出的每一个字。”

要不是朋友们的问候和宽慰纷至沓来,他说不定就会了结在那里。

我经过他的同意,把私信内容分享出来后,很多粉丝都有共鸣。有一位说,自己也因为就业选择和家里闹翻。父母在当地托关系、找门路,把她的工作性质、岗位都一一落实,甚至还给她框定了结婚生娃的时间。和盘托出后,她十分抗拒,母亲却声泪俱下地埋怨她不体谅长辈,翅膀硬了就任性妄为。

还有一位网友是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选的专业,中途退学了。因为这件事,父母几乎和他势同水火。他本想到大城市找找工作机会,闯荡一番,对方却强制要求他马上回乡,按部就班地成家立业。按照他们的思路,是绝对不能容忍他继续无度地挥霍青春的,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还有很多人的困扰与家庭、父母无关,他们只是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患得患失地后悔焦虑,一边又不甘心地继续尝试和选择。

2023就这样过去了,很多不见结局的故事,我很好奇,但又不忍探听。因为我知道,遗憾才是人生常态。以前听别人讲述遭遇,总觉得越惨才越有故事性,现在却很怕听那些纠缠和痛苦,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无力感。

只能说,自从有了网络以来,或者说自媒体门槛越来越放低之后,众生凡相都一览无余了,大家相互就像照镜子一样,发现彼此原来都有着类似的境遇,情感也更能共通了。

前些天,因为机缘巧合,我和之前那位考研的朋友又聊了起来。我小心翼翼问了下他的现状,他跟我说,后来的一切都很顺利,目前自己已经在读研,就业方向是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很喜欢,也和导师、同学相处得都很好。

那一瞬间,我的心情也突然好了起来。

我想起了莫泊桑的一句话,“生活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糟。”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已经迫近悬崖了,却意外地发现,角落里还藏着一条小路,那不是老天施舍的,而是本身就有,因为老天也没工夫处心积虑给你设计绝境。

或者说,即便是绝境,一定也存在小小的漏洞,总有机会让我们逃出去。

所以别放弃,新的一年,三百多天,八千多个小时,总会有好事情发生。就像我这位考研的朋友一样,得偿所愿之后,发现自己熬过的那些日子,还挺值得的。

相关阅读
随笔|来来往往,生活在继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0
随笔|来来往往,生活在继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0
随笔|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8
随笔|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5
随笔|迫近悬崖的角落,总会藏着一条小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1
如何看待妈妈给我的KPI
中国青年报 2023-09-15
感悟|但愿,我能是一个比较温柔的“地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5
专栏|顺流 逆流 同一条河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