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联播》报道,2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强、王沪宁、蔡奇出席会议。
这是二十届中央深改委今年的首次会议。
去年,中央深改委召开了三次会议,时间分别是在2023年的4月21日、7月11日和11月7日。
中央层面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方案明确,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内的四个小组改为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此举意在“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
2024年2月19日的中央深改委会议,对过去一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
推动党的二十大部署改革任务贯彻落实,研究通过一批重要改革文件,集中力量解决高质量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
组织实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优化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机构职责配置,中央层面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在部署今年工作时,中央提到,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要继续抓好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保障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的改革举措,集中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
要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突出改革问题导向,突出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
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
多次聚焦科技创新
二十届中央深改委多次提到了“科技”“创新”。
去年4月召开的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
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去年7月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
会议提到,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要根据薪酬管理需要和实际,优化和规范分配制度,树立正确分配导向,坚持人才为本,突出创新优先。
此次中央深改委的第四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多个重磅文件,其中一个也与科技创新有关——《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
根据中央的表述,“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分别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举措。
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
习近平还提到了完善评价制度、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等。
他提到,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要研究真问题等。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方案明确,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中央科技委员会的职责是:
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协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
2024年2月19日的深改委会议再度重申,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除了组织领导之外,如何激励创新也备受外界关注。
此次会议释放了科技创新改革方面的最新信号:
聚焦主体协同、要素配置、激励约束、开放安全等方面突出问题,补齐制度短板。
要根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的不同规律,分类加强制度设计,重大改革试点先行。
要加强系统集成,对新出台的举措、新制定的制度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从中央最新的措辞来看,补制度短板、重大改革试点先行、形成合力将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