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仙曲有雅韵 一念落燕园 略记昆曲在京城高校的传承小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0 13:00

◎林明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自明代中叶以后进入鼎盛时期,风光了二百多年,至清中叶以后,由于多方面原因,昆曲逐渐衰落。尽管如此,在具有较高水平知识修养的文人中,昆曲始终在被教授和传唱着,涓涓细流、延绵不绝,自晚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如此。在中国的知识阶层中,始终有一批人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自身的力量在维护、发扬和延续昆曲这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这种自觉在近现代京城高校中的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尤为显著。

民国时期燕园里的昆曲活动,虽小众,但兴旺

1919年,燕京大学创办于北京盔甲厂。1926年迁至西郊海淀,古典幽美的校园从此被誉为“燕园”。燕大的学生社团很活跃,有话剧社、国剧社、合唱队等,1938年秋成立昆曲社,先后有会员30余人,轮流在燕东园的凌敬言家和成府村的郑骞家活动。这两位先生的研究方向都是中国古典戏曲,且对昆曲有很深的造诣。王西徵和陆志韦等先生有时也参加曲会,笛师是高步云。

据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焘回忆,他在少年时期就常随家人观看北京城内昆弋班的演出,开始对昆曲产生兴趣,但是真正学习昆曲还是在193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文系以后。他认为学国文应当懂一些昆曲,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学生组织的燕京昆曲社,从此把少年时期对昆曲的兴趣升华为终生的爱好。

昆曲社在燕园里属于小众文艺团体,当时与林焘在曲社常见面的不到10人,其中有许弢、吴仲华、黄宗江等同学。他在曲社认识了从国剧社约来扮演旦角的西语系女生杜荣,他们一同排练和演出节目,以后两人喜结良缘,相伴终生。

1941年12月初,燕京昆曲社在贝公楼礼堂举行了首次公演,演出了《闹学》《小宴》,还有两出皮黄戏,演出非常成功。但三天以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封闭了燕大,学生被迫离校回家。此后燕京昆曲社同学与辅仁大学的几个同学又成立了一个曲社,每周一次活动,偶尔也公演,请高步云拍曲,以消除沦陷时的内心苦闷。当时北平城里的曲会相当多,也相当好,在此期间林焘结识了清华大学的汪健君,还见到了昆曲名家周铨庵。当时汪健君演过好几个角色,如《琵琶记·扫松》里的丑儿,也唱过《琵琶记·书馆》。

1942年9月,燕京大学宣布在成都复学。次年春天,林焘和几位燕大同学结伴去成都继续学业。成都的昆曲活动特别兴旺,当时有燕大、川大和华西大学的一些教授携偕夫人,以及林焘等学生大约20多人参加了成都几个高校共同组织的曲社,几个老先生唱得都非常好。

1945年年初,林焘考取燕大研究生院。他的导师李方桂先生是语言学大师,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为清华大学),赴美留学,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精通多种语言,尤其致力于研究国内西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有“非汉语语言学之父”之誉。李先生和夫人徐樱都酷爱昆曲,对中美之间的昆曲交流有许多贡献。

1943年,李先生夫妇从昆明到成都燕大任教,积极参加成都高校的曲会,还带上女儿李林德。林焘跟着李先生读研究生时,课余就常唱昆曲,杜荣也一起唱,有时在家里,有时在曲社。在此期间,从重庆到成都暂住的张充和也到曲会参加活动,唱了《刺虎》。此外,吴宓先生和朱自清夫妇在成都时也参加过成都高校的曲会。当时抗战大后方除了成都,昆明也有曲社,活动频繁程度不亚于成都,当时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朱德熙就是在昆明拍的曲子。

(上世纪80年代初,林焘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在著名学者余英时寓所再次见到张充和,提起在成都唱曲的往事,第二天她就带来在成都曲会时的签到簿,上有林焘和杜荣当年写下的名字。张充和请林焘夫妇再次在签到簿上题词,林焘欣然以清秀小楷写下了《游园》的绕地游曲词。)

抗战胜利以后,林焘夫妇回到北平燕大,与汪健君再次见面。那时北平西郊还没有曲社活动,是汪老到燕大蔚秀园林焘寓所,他吹笛林焘夫妇两人唱,或者林焘吹笛汪老和杜荣唱。林焘到清华园汪老寓所时,汪老就请当时在清华任教的杨文辉来寓所唱,是几位曲友在自得其乐。

北大临湖轩前合影

北大一直有着保护和传播昆曲的传统

北大一直有着保护和传播昆曲的传统。民国初期,昆曲开始从民间传播到大学校园。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聘任吴梅任北大国学门教授,开辟了国内大学开设戏曲课程与昆曲研习的先例,出现了许之衡、俞平伯、钱南扬、任中敏、陆宗达等在戏曲昆曲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和曲家,使昆曲在北大师生中得到一定传播和普及。

1922年吴梅南下任东南大学教授,离任前向北大校方举荐许之衡接任词曲课程的教职。许之衡为康有为弟子,著有多篇昆曲研究文章,其接任北大词曲教授直至1933年,可见北大于民国时期长期保持有聘请曲家担任词曲学教授的传统,为昆曲在青年学生中的延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北大对民间的昆曲班子也给予积极的支持,北大一些学生观看了北方昆弋社演出,予以大力揄扬,蔡元培和吴梅很重视昆弋社的生存发展。例如1918年夏,昆曲名角韩世昌正式拜吴梅为师,深入学习了一些著名曲目,从此名声大振,在剧目和演艺上开拓了新的领域。从上世纪20至40年代,北大校内昆曲传习活动延绵不断,因此,1952年北大迁至燕园以后,为促进北大清华之间的昆曲交流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为方便北大清华社员的活动,成立“西郊小组”

新中国刚成立时,一代名士张伯驹在燕大艺术系任教,住在承泽园,常到邻近蔚秀园林焘寓所里唱戏说戏,林焘也常去张伯驹寓所参加京剧和昆曲的雅集。当时张伯驹提议成立一个曲社,包括燕京和清华的人,大家都赞成。在张伯驹寓所请来了清华的汪健君、浦江清、杨文辉及朱德熙等人,曲社最初起名“清燕曲社”(“清燕”是清华和燕京的合称),还请了笛师,但准备就绪时,全国院校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燕大被撤销,一部分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北大从城里红楼迁入燕大旧址燕园。张伯驹把承泽园房子卖给北大,搬到城里住了,“清燕曲社”最终没有成立起来,但林焘和汪健君一直保持交往。张伯驹搬到城里以后,极力呼吁保护和发展京昆艺术,并积极参与了北方昆曲剧院(下称“北昆”)的创建。

由俞平伯先生等业余曲家提议,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有关领导的关怀下,北京昆曲研习社于1956年8月19日正式成立(下称“研习社”),为了方便北大清华社员的活动,成立了一个西郊小组。

北大昆曲研习社西郊小组曲会

西郊小组平时活动主要是汪健君负责联络。那时交通不便,从北大清华进城一趟颇费周折,故西郊小组的成员平时多在北大清华校内活动,地点轮流在汪健君和林焘的寓所。当时西郊小组的成员有林焘夫妇、朱德熙夫妇、齐良骥夫妇、田德望夫妇,还有几个学生,如陈为蓬等人,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有时也来参会。

第一次活动是在北大的林焘寓所里,笛师是徐惠如,没想到俞平伯夫妇也从城内赶来参加,俞太太当时唱的是《瑶台》。小组在清华的汪健君寓所活动时,杨文辉和陈祖东也到场,陈祖东是红豆馆主溥侗的亲传弟子,唱旦角,他只有小组在清华活动时才来,唱过《思凡》,其《思凡》身段是红豆馆主亲授。杜荣唱过《闹学》,是高步云吹的笛子。陈竹隐和杜荣一起唱过《游园》,由杜荣演春香,陈竹隐年轻时演过春香,因年纪大了,就改演小姐。王颂椒唱《惊梦》时,林焘给配唱柳梦梅。后来北大在中关园成立了文化俱乐部,西郊小组就稳定在那里活动,笛师改由关德泉担任。

在上世纪50年代,因交通不便,晚上10点以后就没有末班车,有时在剧场看戏,不等看完就得离席赶公交车,所以当时西郊小组成员很少在晚上进城看戏或参加曲会活动,但白天有重大活动时一定去参加。

城里的研习社活动内容很丰富,1956年研习社在中山公园的小剧场演戏,有王颂椒和伊克贤的《断桥》,袁敏宣的《定情》,童曼秋的《夜奔》,当年还有在文联礼堂,名角俞振飞唱《辞朝》,言慧珠唱《断桥》,郑传鉴唱《寄子》,在北海公园庆宵楼欢迎上海昆剧团时,华传浩唱《活捉》,沈传芷唱《望乡》,俞平伯也参加了那次欢迎会。在那次会上,俞老希望他的昔日学生林焘能排演《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但林焘的教学工作很忙,北大离城里又远,只好婉拒了俞老的心意,但后来陪同俞老在长安戏院观看了全本《牡丹亭》。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政治运动不断,研习社以及西郊小组的活动于1964年被迫中断。1978年元宵节下午在清华园汪健君寓所恢复了雅集,演出了十几个曲目,时任研习社联络人的张允和也参加了活动。

林焘于《曲人鸿爪》册页上题词

汪健君腿伤了还把拐杖绑在自行车上坚持参加活动

在研习社的促进下,西郊小组于1981年8月重新成立,汪健君和林焘任组长,定于每月第一个周六下午活动,12月5日在北大燕南园林焘寓所举行了第一次曲会。汪健君对小组活动特别热心,这时参加曲社的人陆续多了,组织得也更为正规了,北昆的笛师王大元也来帮忙,和关德泉一起充当笛师,陈颖也常来,特别是周铨庵和朱复等曲家帮了大忙。

那时场地条件不好,有时在北大工会俱乐部的一个小房间,有时在燕南园林焘寓所,周铨庵很耐心地教几个学生唱《小宴》《游园》《琴挑》等曲目。那时她已经70多岁,动了手术以后,还坐着公交车赶来,什么报酬也没有,很令人感动。

北昆对西郊小组活动也很支持,北昆副院长陆放曾经带着洪雪飞等演员来跟小组成员联欢,周铨庵也带汪世瑜、郑传鉴、王传蕖、张寄蝶等演员来过,每次他们来都唱两段儿,张寄蝶还表演了走矮子步。那一时期还搞了不少大型活动,如1982年7月在汪健君寓所举办祝贺汪老八十寿辰的曲会,很是热闹;1983年8月在北大临湖轩举办欢迎美籍语言学家李方桂先生的集会,他到北京讲学时正值八十大寿,研习社为李方桂夫妇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曲会,特邀北昆的王大元做笛师,参加的人很多,会客厅都坐满了,著名演员李淑君也到场,至今曲会还留有一份签到名单和演出曲目单。

1984年10月在临湖轩举办吴梅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也很隆重。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等40多人到会,吴梅的亲传弟子李一平、常任侠、王西徵到场。王西徵的孙女王纪英现场演唱《琴挑》,表示吴氏曲学已传三代。当时汪健君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腿伤了还把拐杖绑在自行车上,坚持到北大参加活动。

西郊小组组长改由朱德熙(时任北大副校长)和林焘担任,每次在北大活动的时间定为每两周的星期六下午,地点仍在燕南园林焘寓所。多年来参加小组活动的主要是北大的林焘夫妇、朱德熙夫妇、齐良骥夫妇、楼宇烈先生、刘一之先生,清华的韩家鳌先生、陈为蓬先生等人,还有几位学生,日本的矢野贺子也来参加,笛师主要由王大元或韩洪林先生担当。除北大清华的师生外,还有其他单位的曲友,例如陈颖、陈啸原,他们几乎每次都到场,从研习社转入北昆的张卫东也是常客。

每次活动时,林焘家的客厅常常坐满了人,很是热闹。

1988年10月在林焘寓所举行曲会,欢迎李方桂的女儿李林德从美国来大陆访学,朱家溍、宋丹菊等曲友特地从城里赶来参加。在历次曲会活动中,林焘和朱德熙都唱小生且都能吹笛,杜荣和何孔敬(朱德熙夫人)都唱旦角且都能唱京剧,楼宇烈、韩家鳌以及陈啸原也唱小生,齐良骥和陈为蓬唱老生。后来朱德熙夫妇去美国讲学并探亲,朱德熙在美讲学期间因癌症逝世,齐良骥也忽然病故,汪老也不能参加了。林焘夫妇年过八十,无力在家继续举办小组的日常活动,二人常在家里自唱自娱。但是,年轻后辈一直在坚持曲社的活动,从未中断。

李方桂、林焘、汪健君在交谈

燕园里的曲社活动薪火传承

林焘除了和汪健君、朱德熙一同致力于研习社西郊小组的活动以外,他还与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张学书在北大师生中积极推广昆曲,与北昆的领导及演员多次接触,对北昆几次来北大演出起到了促进作用。

1984年4月,北大曲社和北大学生戏曲爱好者协会先后成立,北昆及研习社均派人参加成立大会,邀请洪雪飞、蔡瑶铣等名角清唱了昆曲片段。林焘曾受邀在北大电教中心举办的“昆曲漫谈”讲座中普及昆曲知识,还参加过楼宇烈组织的北大学生学习昆曲的活动。

1994年4月,林焘在燕南园寓所前面草坪上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漫谈京昆艺术在高校的发展情况和前景,还为央视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撰写《昆曲兴起和艺术特色》讲稿。

2004年6月,林焘参加了白先勇主持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推介会;2005年4月8日,他白天参加了振兴昆曲研讨会,晚上以特邀嘉宾身份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看了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日记中评价“甚佳”;5月20日,接受研习社的欧阳启名等人的采访录像,讲述了他一生与昆曲相伴的经过。

2006年春,林焘向研习社提出,希望恢复西郊小组在他家的活动。7月1日林焘夫妇在前门饭店梨园剧场参加了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约定于秋天在燕南园恢复小组活动,不料林焘于当年10月28日因病与世长辞,西郊小组的恢复遂中断,燕园的笛声从此远去。

林焘夫妇在寓所自娱自唱

虽然老一辈的昆曲爱好者已经相继离去,但燕园里的曲社活动却薪火传承,对昆曲感兴趣并作为爱好的青年学生越来越多。2010年,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再次举办昆曲艺术节,时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在开幕式致辞中曾做出评价:“北大教授俞平伯先生、林焘先生等学者与曲家文人都曾在北大不遗余力地研习传唱昆曲,校园中众多的昆曲爱好者也组织了学生社团,成为北大艺术百花园中魅力独具的一枝。”

本世纪以来,北大的昆曲演出和研究活动十分活跃,百周年纪念讲堂经常策划邀请北昆、江苏昆剧院、苏州昆剧院等专业团体来演出,多次举办昆曲讲座,为北大昆曲传承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多次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在学生中掀起了接触昆曲、感受昆曲、爱好昆曲的热潮。北大还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通选课程,成立了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校级研究机构)。2018年,北大成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由北大学生组织的京昆社以青春版《牡丹亭》为基础,排演了校园版《牡丹亭》,获得白先勇和一些专业演员的好评,在全国高校中获得了声誉。经过严格挑选,由北大和首都其他院校学生组成校园版《牡丹亭》演出班子,在各地巡回演出,进一步把国粹昆曲传播开来。

供图/林明

相关阅读
荐读|“口述”完善昆曲历史和文献建构全貌
中华读书报 2024-04-09
历史|仙曲有雅韵 一念落燕园 略记昆曲在京城高校的传承小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0
历史|梦中依稀蔚秀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31
罗长江长篇叙事散文诗《大地五部曲》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8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中国新闻网 2021-0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