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之治的北京算法 | 依靠主心骨 “乘就”治理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07:14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习近平

十年来,北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开展了两轮疏整促专项行动,坚持打组合拳、啃硬骨头,为新时代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北京“药方”。先立后破,以改革之剑破发展之局。有舍有得,舍的是非首都功能,得的是崭新的城市发展格局。由表及里,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内外兼修,塑形铸魂。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协同发展的十年,北京的城市治理一直善于做“乘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溢出效应,这一效应主要依赖于党建引领。党建是灵魂,是平台,是主心骨。有了党建引领,才能把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实现“举一反三”“搭建平台”“凝心聚力”,从而为北京的“大城之治”带来极大的溢出效应。

“举一反三”: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

乘首先是“举一反三”,在党建引领下,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十年来,针对开墙打洞、群租房等城市乱象,北京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避免同一问题反复出现;针对物业管理等难点问题,北京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协调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解决同类问题;针对普惠幼儿园入园难、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等民生问题,北京结合每月一题,推动了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

在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地坛社区,由于物业公司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社区党组织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协调区住建委、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最终解聘了不作为的物业公司,实现了物业管理的规范。2021年,“回天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党建引领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五方共同破解百姓身边难题,把回天地区变成了北京社区治理的“试验田”,走出了党建引领、部门下沉、多方参与、全民共治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之路。

党建引领下,北京市教委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和加强监管力度,增加普惠幼儿园的数量和学位供给,解决了入园难问题;北京市民政局通过建设养老驿站、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多项政策措施,为老年人了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搭建平台”:找到利益共同点推动问题解决

乘还是“搭建平台”。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找到各方利益共同点,推动问题最终解决。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几大“褃节儿”问题——停车与绿地的关系问题、自行车棚中自行车和电动车充电桩的改造问题、跨区域停车的问题,基层党组织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及时发挥出了“党建引领”“协调四方”的关键作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向纵深进行。

2021年,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地处海淀、昌平、朝阳的三区五街镇交界处,为了解决该街道富力桃园社区近千个车位的缺口问题,由海淀西三旗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三区五街镇跨域协作议事委员会联合党委”,相邻五个街镇的办事处主任、镇长担任联合党委副书记,将跨域治理机制从“临时”变为“长效”。经过实地调研和协调,联合党委最终拿出方案:由昌平兰各庄村停车场拿出部分停车位,以150元/月的优惠价供海淀富力桃园社区居民使用,问题圆满解决,老百姓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党建还引导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老大难”问题走向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去年,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八北社区,居民对两栋楼之间的一块空地究竟该建停车位还是建绿地分歧特别大。面对不同诉求,八北社区发动党员骨干用两天时间对八个单元120多户居民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最终,街道党委综合考量“挤”出了两个停车位,既平衡了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也平衡了相关规定和实际需求的关系。

“凝心聚力”:使矛盾从无解到有解到多解

乘也是“凝心聚力”,使矛盾从无解到有解到多解。

脏乱差是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典型问题,由于涉及利益群体、委办局较多,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基层党委介入后,因地制宜,探索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多点开花,彻底解决了城乡结合部的顽疾。

大兴区西红门镇建新庄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内出租房屋多,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复杂,道路沿线乱堆乱放现象突出,脏、乱、差严重,群众反映强烈。大兴区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模式,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形成“党委—村社—物业”三方相互监督机制,确保物业公司高效完成各项工作,解决了村庄管理运营中出现的矛盾问题。

2016年年底,海淀区梳理出56处城乡结合部重点整治地区,在党建引领下,区农委、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以及相关属地街镇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经过两年挂账整治,逐渐把隐患丛生的群租村落,变成了文体休闲广场、绿地、停车位,为这些地区找到了焕发生机的多种出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老大难”问题解决后,12年收不上来的物业费业主主动来缴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3
大城之治的北京算法 | 打出组合拳 “除得”高效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这些暖心改造 让白纸坊这个小区散发出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助推“接诉即办”提升基层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4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超大城市治理 | 接诉即办:以大党之治引领大城之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