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让民俗文化在春节载体中发扬光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7 15:00

春节是中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最多的节日。比如相对统一的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年饭、给压岁钱、拜年等,还有很多存在地方差异的特色民俗,如东北地区在大年三十会点长寿灯,彻夜通明,新疆同胞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会载歌载舞,贵州省的一些地方会举行千人宴,还有一些地方会有热闹的舞狮子、耍龙灯和社火等活动,过节气氛热闹而隆重,呈现出一派温暖而祥和的气氛。

传统文化是春节的根与魂,也是其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以多元化、生动性和差异化而让春节魅力十足,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吸引力。继承和发扬春节文化,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围绕传统民俗的变与不变的争论,本质是关于如何过节的集体讨论。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春节的主题与内涵始终没有也不应发生变化,植根于农耕时代的各种民俗,也只有因时而变,因势而动,才会绵延传承而不衰。

创新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在继承中去弘扬和发展,让民俗在春节文化中发挥主流作用,春节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才不会变质和变味,传统文化才不会变淡甚至消失。因此,按照传统民俗的方式去过节,本身就是对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持春节文化的特质和特点,保持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持久力,文化的民族性才会得到继承和传播。春节已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全球1/5的人在以不同的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已经走进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春节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了世界影响力。也只有保持其传统性和民族性,作为全球性文化盛事,才会有更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从美国纽约到毛里求斯,从英国伦敦到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春节文化在全球随处可见。在国内,民俗过年不仅成为当地人的传统习惯,还成为一种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使之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认可,以此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如宁波市不仅组织青少年和舞龙队队员开展“龙舞”“旱龙游村”等民俗活动,还加强互动,让游客亲身体验舞龙。山西吕梁方山县马坊镇吴家沟村张灯结彩,15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秧歌队,在热闹的正月里“扭”出别样风情。

自古文旅不分家,今年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动各地依托本地非遗项目和传统年俗,在古城内广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同打造全国“古城过大年”活动。传统民俗是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坚持以传统民俗为载体过大年,就是对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并以此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为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创造条件。

从新疆疏勒县牙甫泉镇举办了“迎新春民俗文化旅游节”之赛马刁羊比赛,到老北京的吆喝声、鼓乐声,相声、京剧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各地坚持民俗过大年的做法令人欣慰,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1%的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也是春节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注重过年的仪式感,为民俗文化了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以此为底,春节传统民俗文化必将在创新中行稳致远。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摒弃“正月剃头死舅舅”正当其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文旅部:春节假期国内游人次达4.74亿 花了6326亿元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2-18
新春京郊微度假 民俗小院年味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6
北青快评 | 博物馆里过大年,尽享文化盛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5
北青快评 | 非遗“大餐”让传统节日文化味更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