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钙不能判断骨头缺不缺钙!而是要做这项检测......
医学微视 2024-02-16 13:30

人出生后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会不断地长个儿,骨骼要生长,肌肉也要生长。

一般到25-30岁左右,骨量就定型了,骨的峰值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了。

骨骼中90%以上的成分是钙,随着年龄增长,骨骼里的钙就开始逐渐流失,流失到血清中,年龄越大流失的钙会越多。

钙流失后骨结构就会被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

1.除了年龄,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有很多种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就是女性绝经以后,男性衰老以后发生的,主要跟老龄化有关。

继发性骨质疏松就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比如患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肿瘤、风湿病,由于疾病或用药发生的骨质疏松。

还有一种是废用性骨质疏松,比如骨折后,需要用石膏固定制动,一段时间内因骨折部位无法活动,骨头就会疏松掉,也叫局限性骨质疏松。

我们国家对骨质疏松做过非常大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患病率在6%左右,女性在29%左右,患病率非常高,这是指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人群。没有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但骨量已经减少了,这样的人群更大。

因为平时没有什么不适,骨量在静悄悄地流失,再加上做的检查不够,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

2.查血钙可以判断骨质疏松吗?

血钙只代表抽血时间段血清当中钙的水平,身体中的钙90%以上都在骨骼里,骨骼里边的钙如果分解了,第一站就流入到血清中,血清钙就会升高。检查血清钙升高,逆行推断,说明骨头里的钙释放出来了。

判断缺不缺钙真正要查的是骨头里的钙,不是血钙。检查骨头缺不缺钙,要测骨密度,判断骨头疏松的程度。

3.检测骨密度可以做什么检查?

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放射线的原理,也可以用其他的原理对人体的骨密度进行测量。

最早的检测骨密度的方法叫单光子或者SPA检测方法,它是用同位素测量前臂腕关节这个部位的骨密度。

还有一种检测方法就是各种类型的超声,用超声波来测量脚后跟的骨密度,叫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查。根据超声波通过骨以后的衰减情况来判断骨密度的多少,这就是超声能用于骨质疏松检测的原因。

以上这两种方法,叫四肢骨密度测量,目前主要是用来做筛查,还不能用于诊断,在社区医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大的医疗机构目前用得比较少。

骨密度测量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双能X线,英文缩写叫DXA。它是利用放射线原理,放射线穿过要检查的部位,主要是用来测量腰椎、髋关节这两个部位。有探测器来接收射线,我们就能知道骨密度是多少。

现在还有一种方法,叫定量CT骨密度测量(QCT),有分析软件可以对CT图像进行分析,能够测出来骨密度是多少。

骨密度测量本身就是测量骨密度的多少,至于骨密度降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需要医生根据骨密度的检测结果,根据病史、化验等最后做出判断。

4.骨密度值低于多少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双能X线测的骨密度是每平方厘米多少克,是面积骨密度。测量完以后会得出一个T值,就是自己的骨密度值减去人群平均骨密度值,再除以这个人群的标准差,最后单位是多少个标准差。

T值大于-1.0标准差,说明骨密度正常;T值在-1和-2.5之间,叫低骨量;T值低于-2.5,诊断为骨质疏松。

T值主要是用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诊断,如果是年轻人,我们不拿T值来诊断,对年轻人有一个Z值。Z值是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进行比较。Z值低说明骨密度和同龄同性别的人群相比是低的,Z值低于-2.5标准差,建议做进一步检查,看有没有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问题。

定量CT骨密度测量(QCT)的诊断标准和双能X线不一样,它测量的是体积骨密度,是每立方厘米多少毫克。

骨密度低于80毫克每立方厘米就是骨质疏松了;骨密度在80-120毫克每立方厘米之间属于低骨量;骨密度在120毫克每立方厘米以上是正常的。

想要诊断骨质疏松,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院设备等因素,选择这两个检查中的任意一个进行。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血管里长“骨头” 警惕骨质疏松引发的冠心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这些习惯再不改,骨质疏松可能会提前!
科普中国 2024-05-11
备孕有必要做骨密度检查吗?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1-03
这9个生活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身体里的钙!
科普中国 2023-11-13
注意!这9个生活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身体里的钙!
科普中国 2023-1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