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秀: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4 18:30

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介绍,据统计,2021—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

韩文秀表示,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对乱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包括乱建“大棚房”、破坏黑土地、非法取土等,必须坚持零容忍,坚决整治、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耕地“非粮化”,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农民增收的关系,细化明确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要严格按照中央政策规定落实好,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同时要提升耕地质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部署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在时序上,明确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标准上,针对各地普遍反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偏低的问题,今年将下决心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同时,要加强质量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实至名归,建一块、成一块。在主体上,更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

在挖掘后备耕地资源方面,重点是做好两块地的文章,一块是撂荒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把撂荒地利用起来,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有的撂荒地确实没人耕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流转、托管、统一经营等多种途径种好用好。另一块是盐碱地,我国盐碱地多,随着科技进步,开发潜力相应增大,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种子和盐碱地要相互适配,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效途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赵红信
校对/杨波

相关阅读
将粮食安全重大责任扛稳扛牢
光明日报 2024-06-07
政府工作报告 | 严守耕地红线
新华社 2024-03-05
政策大礼包让种粮更安心
经济日报 2024-02-08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新华社 2023-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