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医保移动支付全覆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16:47

2月2日,2024年北京市“三医联动”工作会召开,关于今年本市医疗领域的重点工作,市卫健委给出了若干重点任务安排。实现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完工投用,加快全市共享的门急诊、住院、体检等电子病历建设,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医保移动支付全覆盖,建成30个以上“互联网健康乡村门诊”,新增1万个普惠托位……今年本市医疗领域将有不少新期待,持续满足百姓看病就医这项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需求。

据市卫健委介绍,今年将积极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强“四个中心”建设,全力做好重大会议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加快医疗卫生重大疏解项目规划建设,实现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完工投用。加强卫生健康思想文化建设,开展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推进国际医疗试点,加快嘉会、和睦家国际医院建设,提升国际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学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加强医学科学家培养,持续推进创新药械临床应用,加快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雄安宣武医院办医支持,推动签署京保、京承新一轮医疗卫生框架合作协议,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对口支援合作和“一带一路”国际卫生健康合作项目。

在改革创新方面,今年也有不少新动作:围绕儿科、康复护理、医联体建设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实施“三医联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加快全市共享的门急诊、住院、体检等电子病历建设,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医保移动支付全覆盖,开展180项检验结果、300项检查结果互认,优化再造就医流程,加快推进北京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广医疗电子票据应用。

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今年本市将持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强儿科服务体系建设,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儿科门诊。建设9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22家市属医院向基层预约转诊平台投放全量号源。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面一体化管理,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覆盖面,强化慢性病“长处方”管理,建成30个以上“互联网健康乡村门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启动第二批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建设300个社区中医阁和5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

值得关注的是,多项举措将持续服务“一老一小”,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结合实际需求,高质量建设托育服务体系,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健全以幼儿园托班为主渠道,托育机构、单位社区托育点为补充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扎实推进普惠托育服务试点,新增1万个普惠托位。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免费为普惠托育机构提供安全运营保险。优化提升妇幼健康服务。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扩大两癌筛查及宫颈癌疫苗接种试点覆盖面。建设母婴友好医院15家、现代产房20家。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转型建设4家安宁疗护中心、8家老年护理中心,推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市卫健委表示,今年,本市将以首善标准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要实现国家卫生区全覆盖、国家卫生乡镇比例超过50%。继续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做好传染病监测防治,扎实推进实施新一轮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强化疾病防控管理,健全市级献血协调机制,实现相关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HIS系统直连直报、重点职业病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70家二级以上医院设儿科门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北京市将试点推进社区医院医保移动支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2
北青快评 | 托育有“医靠”,医育两相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从五组数据看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重点
新华社 2024-02-29
北京: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开设儿科门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