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二手交易平台岂能成违禁物品集散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15:02

近年来,二手交易平台的出现,给不少人处理闲置物品提供了新渠道。然而,媒体调查发现,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违规品的现象很普遍,包括假货、盗版、婴儿奶粉、处方药品等,还有涉及色情低俗、侵犯他人隐私、宣扬封建迷信等物品,更有甚者,通过暗语还能检索到警用设备、假证等,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消费者安全的隐患。(2月2日《法治日报》)

二手交易平台充斥禁售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由来已久。浏览二手交易平台,“想要的私聊,懂的来”“懂的自然懂,懂的联系”等隐晦推销广告,比比皆是,让消费者直接联想到违禁物品。卖家如此明目张胆叫卖违禁物品,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让二手交易平台沦为禁售物品集散地,既严重破坏电子商务的整体运营环境,更有悖二手交易助力构建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初衷,必须坚决予以查处和取缔。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良卖家兜售违禁物品着实可恨,但二手交易平台也难辞其咎。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商平台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负有警示、暂停和终止服务等义务。如果二手交易平台不履行法定义务,则需视情节承担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中规定的相应法律责任,面临被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处以罚款,严重者可能被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甚至面临承担相关刑事责任的风险。

然而,由于与卖家存在利益同盟,不少二手交易平台不但罔顾法律红线,默许纵容不良卖家在自家地盘上兜售违禁物品,还以技术困难为自身守土不力百般开脱。诚然,不良卖家通过暗语规避违禁词触发系统,确实增加了甑别难度;加之二手交易平台本身具有环节分散、交易隐蔽的特征,一旦卖家将违禁视频存储于网盘,再通过外部社交软件进行交易,要求其跨平台履行监管主体责任,确实非常难。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二手交易平台不能藉此推卸自身责任。

实际上,二手交易平台沦为违禁物品集散地,根本症结在于运营方“业绩至上”驱使下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淡薄。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不少二手交易平台设置了二手物品发布规则和审核机制,表面上为违禁物品的上架扎紧了篱笆,但在执行中,相关规则和机制大多形同虚设。

不让二手交易平台沦为违禁物品集散地,需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一方面,平台应在严格遵照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规履行合规义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二手物品交易的准入门槛,加大针对卖家和上架售卖品的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完善违法违规信息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机制,提升数据追踪能力。另一方面,监管职能部门要坚持多方联动的合力监管思维,依法依规对二手交易平台套牢主体责任的“紧箍”,让其在可预见的严肃责任追究面前,主动把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作为行动自觉。

当然,鉴于二手交易中违禁物品横行深层上涉及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的短板,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二手交易平台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包括信息发布、用户资质审核、退换货规则、资金安全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规则,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违法行为的约束。如此,才能提升行业治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确保二手交易平台不沦为违禁物品集散地的愿景照进现实。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二手交易市场亟需补上规范化短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6
二手交易商机多
经济日报 2024-04-14
年轻人为何热衷二手交易
经济日报 2024-03-17
售卖各种“你懂的”商品 二手交易平台上禁售物品泛滥
法治日报 2024-02-02
一件破棉服宣称“全新”无瑕疵 二手交易平台存在不少虚假宣传问题产生大量纠纷
法治日报 2024-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