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上博东馆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本周五揭幕 黄金面具、竖披发青铜人像“各就各位”
解放日报 2024-01-30 08:04

薄如蝉翼却精致闪耀的黄金面具、造型独特形象神秘的竖披发青铜人像——两件于2021年出土、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十分受欢迎的重量级文物,昨天上午10时在新落成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特展厅开箱,安全转移进展柜中,此次特展363件文物已悉数到位。

2月2日起,“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将在上博东馆开幕,来自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全国28家文博考古机构的文物和上博馆藏共363件/套文物和展品将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这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览阵容。

与“星耀中国”展开幕同步,上博东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投入试运行,这意味着修建了六年的上博东馆拉开“开放三部曲”的序幕。记者昨天实地走访了这一新的上海文化地标。

“文物移动的距离最短”

上午10时,记者来到位于上博东馆一楼的第一特展厅,“星耀中国”展览布展工作正进行最后冲刺。工作人员事先清理好通道,将装有104厘米高的三星堆竖披发青铜人像的大箱子安放在距文物展柜约2米处,随后打开展柜,取出其中状似三星堆祭台的泥土色展台,放置在展柜与箱子之间,“这样文物移动的距离就能最短”。

三名工作人员分别用机器拧开箱子上的固定螺丝,揭开盖子,抱出一层层海绵,躺在其中的竖披发青铜人像终于“露脸”。随后两名工作人员戴着手套,一头一脚抱出文物,转身将其安放到展台上。按照展台上事先做好的标记调整好位置,待“青铜人”站稳后,他们再将展台抬起,扶着“青铜人”稳稳进入展柜。之后,工作人员用尺子确定了文物铭牌的位置——为了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来自古蜀文明的神秘文物,此次包括竖披发青铜人像在内的大量展品采用四面玻璃展柜,观众不仅能看到它们奇特的面容,也能看到颇为写实的发型和发饰,因此文物铭牌大多为两块,摆放位置须对称。

相比“个头”较高的青铜人像,昨天开箱的另一件重要文物——黄金面具,高不过17.5厘米、长31厘米、宽16厘米,安放文物的箱子看上去小得多,一人单手即可抱走。三名工作人员将箱子安放在推车上,缓缓地推到展柜前才打开箱子。移开层层叠叠的海绵与专用包装纸后,这件重约50克的文物移动距离不过几十厘米,仍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转移:一人双手搁在黄金面具两侧底部,另一人一手从上轻挡,另一手由下托住,四手合力才将黄金面具放进展柜。“黄金面具非常薄,需要小心呵护。”

这两件重要文物都是2021年三星堆最新的考古发现,在三星堆博物馆里是最受观众欢迎的重磅展品。竖披发青铜人像造型相当独特:竖披发分为三股,一部分在头顶上卷,一部分向后尾端上翘,另有两侧竖发直接上翘至脑后,尾端向上勾卷。脑后五组竖发尾端向后凸出。其动作也很有动感:左臂握拳上举,手握飘带,大拇指上翘,小拇指向外呈兰花指状,平举至腰部,右臂从肘部残缺。双腿微屈,臀部翘起。与三星堆其他人像不同,这尊铜像手臂、小腿处肌肉发达,线条颇为写实,很多观众直接给其起名叫“健美力士”“翘臀小立人”,甚至有人形象称其为“三星堆健身教练”。

黄金面具同样非常受欢迎,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为其专门设计了拍照姿势:有人站在它的正对面,通过玻璃倒影将面具“戴”在脸上;有人则绕到背后,摆出双手拉住面具耳朵的样子。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研究馆员胡嘉麟介绍,三星堆祭祀坑发掘文物是被损毁后再埋藏起来,所以很多器物是破碎的,黄金面具出土时并没有延展开,考古发掘后经考古人员清理延展,才还原了昔日的样貌。

两件文物开箱时,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全程站在旁边。“这两件文物非常重要,离开三星堆博物馆来到上海,四川方面做了非常艰难的决定,最后在四川省文物部门和相关文博机构大力支持下得以成行。”去年国庆长假刚过,我们带着上博策展团队再次赶赴四川协商。“拿出满满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四川方面。”褚晓波说,上博的青铜器研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青铜器清理修复水平是全国最高的,多位相关工作者都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上博愿意用青铜文物清理修复方面的领先技术无偿为三星堆文物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上博是国内外知名古代艺术博物馆,“星耀中国”作为上博东馆的开幕特展,四川文物部门也认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古蜀文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签约的时候我很激动,能促成这样一个展览非常不容易。”

“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器体系完整、十分丰富,唯独缺少古蜀文明的收藏。”褚晓波表示,此次特展对面就是中国古代青铜馆,将与展览同步向公众开放试运行,两者形成互文,“我们也在设想未来和四川方面进一步合作,青铜馆也为古蜀文明留有一席之地”。

“古蜀文明不是外来的”

随着两件重磅文物开箱布展,此次特展所有文物都已“到位”。步行展厅中,部分展柜上还贴着尚未撤去的文物布展信息表格,记录着展陈效果图、文物名称、出土信息、收藏单位和最早布展时间等。在一组以“眼睛”为线索的展柜前,信息表就显示这批文物刚刚结束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出来到上博,1月25日才进行布展。

在一组一字排开的三星堆青铜人面具中,中间一尊显得颇为不同:尽管和旁边其他“同款”文物有着相似的面貌,但这一尊头部开裂,面容扭曲,因此表情显得“委屈”。为何不将其修好再展出?

“我们现在不讲修复,讲清理。”胡嘉麟说,这一批共清理了12件青铜头像,此前上博工作团队还曾前往三星堆协助清理70余件出土文物。“目前三星堆还在不断发掘中,还不断有碎片被找到,比如1986年发现的青铜神树,在其他坑也发现了残件。因此现在四川方面对三星堆文物有一种文保理念是不主张过度修复,以免‘张冠李戴’。”此次展览上有一处展台,将目前发掘的部件还原至绘制出的青铜神树背景上。上博展览有一个特色:尽量在学术研究基础上做出“复原”呈现。此前“实证中国”展上,就曾以玻璃复原出文物原本样式,再将相关文物放置于复原物之上再现其本来面貌。

展览中,记者还看到不少四川之外的文物,如湖北秭归出土的太阳人石刻像、湖南岳阳出土的兽面纹青铜尊等。古蜀文明为何会展出四川之外的文物?

据了解,这次展览的363件/套文物和展品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28家文博单位,此外还有上博馆藏文物以及B站UP主制作还原的“金面具”。“除了200余件来自四川三星堆、金沙遗址的重要文物,还有1/3的文物来自四川省外。我们行程1.6万余公里,才将它们汇聚到上博东馆。”褚晓波说,三星堆、金沙遗址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学术上不断研究,“曾经有观点认为三星堆文物造型、外观跟中华文明其他地方不一样,猜测三星堆是由西方传来,更夸张的说法是来自‘外星文明’。上海博物馆举办古蜀文明展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要把三星堆、金沙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所以我们调集全国文物来讲述古蜀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影响和融合,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部分。这是‘星耀中国’与其他古蜀文明展不同之处”。

“古蜀文明不是外来的,更不是外星的,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嘉麟举例说,“比如有些人说黄金是西方的,但2022年河南郑州商都遗址最新出土了金覆面,陕西渭南也出土了金项饰、金耳饰,这些文物跟三星堆的金面具一脉相承,甚至比三星堆时间更早。又比如,有人提出三星堆面具与埃及有关。可在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就很崇尚人物造型,出土了很多玉器的人面造型。三星堆文明与湖南、江西、陕西、甘肃等地都有联系,体现的正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流碰撞中产生了繁荣的古蜀文明。这么多地方的出土文物都与古蜀文明有联系,我们就要通过展示让观众了解到这种联系。”

文/简工博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展出363件/套古蜀文物 在上海博物馆遇见三星堆·金山古蜀文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03
声光影互动激活三星堆文化,“遇见古蜀”展览亮相798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0
三星堆首个线下城市数字展示空间亮相成都
四川日报 2023-10-02
新知|打卡三星堆博物馆 新馆也太太太惊艳了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四川合办“凝视三星堆”特别展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