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不“难看”了:开机广告全面取消 各类收费包大幅压减50%以上
南方都市报 2024-01-26 11:06

而今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家电,随着电视与互联网端打通,使得电视内容在数量和品类不断增加,但随之也出现很多问题。此前演员李嘉明公开炮轰电视收费乱象,称花大几千买的电视,收视全要收费、要包月VIP,这番话得到网友普遍共鸣。

而针对“套娃”收费这一问题,近期政策层面多次提出整改要求。1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单位,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阶段性总结部署推进会。

会议通报了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第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截至2023年底,经过4个多月的推进,第一阶段工作实现“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目标。

“中国电视用13年时间绕了一个大圈,重新回到原点。”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2010年之前,所有的电视都没有开机广告,而且只有一个遥控器。自从互联网电视推出后,一切都变了。“还好,今天,电视又回归了电视。”

第一阶段治理

各类电视收费包大幅压减50%以上

以前打开电视机,想看什么节目随便换是“基本操作”。但现在,不少电视用户发现,收看电视变得越来越复杂,想看不同节目可能需要下载一堆软件,甚至还要二次消费充值会员等才能收看。

南都湾财社记者调查发现,最让网友们诟病的就是现在观看各种电视节目,动辄需要开通VIP,花钱才能继续观看。不仅如此,部分视频平台的会员体系细分且复杂,电视上各个软件端会员并不能兼容,导致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可能需要购买多个VIP,其费用非常高,影响了很多人的观感体验。

有消费者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他给电视机端充值了5-6个年费会员,粗略算了一下,一年下来需要上千块。“太不划算了!”

对这种电视“套娃式收费”乱象也引起有关部门重视。2023年8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部署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治理路径。第一阶段,2023年内逐步实现收费包压减40%,提升消费透明度。第二阶段,2024年上半年规范电视运营和收费。第三阶段,2024年年底健全有线电视、IPTV、OTT三大业务体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电视“套娃”收费问题“治得住、不反弹”。

而根据1月23日的推进会内容,全国实现开机看直播的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249.5万、IPTV用户达到1.92亿,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广告全面取消,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时长从治理前的最多118秒减少到不超过35秒。各类收费包大幅压减50%以上,其中有线电视压减72%,IPTV压减79%,互联网电视压减55%,单个终端由治理前最高的86个收费包压减到现在每个终端都不多于6个收费包等,明显减少了用户的“套娃”感受。

为何“套娃”收费

内容创收最大化,整改不只电视厂商

当下,国内电视市场已经进入到存量阶段。2023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的总销量为1467万台,同比下滑12.2%。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国内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403万台,同比下降14.5%。

而电视销量下滑,也使得近年来各大厂商纷纷转向在软件上“做文章”。大部分主流的品牌方都组建自己的OTT运营公司,为实现电视内容创收最大化,层层套路的VIP会员服务便成为各家不约而同盯上的“肥肉”。

据了解,各家组建的OTT公司并不会自己制作内容,因此,其一方面可以与互联网电视牌照方进行合作提供内容,双方就会员费、服务费等进行后续分成。另一方面,可以同视频平台进行合作,多个合作方意味着多份收入来源,但是这些不同渠道间可能出现内容重叠情况,若要真正解锁全网视频需要开通多个渠道的会员,进而导致“套娃”。

“套娃”收费作为电视品牌方、内容商以及牌照商三方的利益博弈,那么要整改“套娃”收费,必定不能只把视线盯在电视品牌方上。

事实上也是如此,就牌照商而言,2023年2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互联网电视工作委员会联合七大OTT集成牌照商对外发出了——《关于规范智能电视收费行为的倡议书》,对于“套娃”收费给出具体指示。

而后各部门又于4月再次召集七大牌照商及多家电视厂商开展互联网电视管理工作会议,并于会后发布相关治理智能电视“套娃”式收费问题的方案,要求在2023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合作终端厂商所有机型的规范对接管理,确保集成平台对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合规运营和可控管理。

记者调查走访

年卡会员费用未减,仍存第三方收费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陆续对国内各大知名电视品牌进行了调查,在各大品牌方会员中心,上架的会员数量已经减少了许多。如目前歌华有线已经将14个收费包压减到5个,广东电信IPTV已经将原有10个影视类收费包压减为1个。此外,小米电视也已经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进行了会员权益的升级,原小米影视VIP会员用户可在电视端观看包括小米影视VIP、粤视厅、梨园行及爱动健身在内的全部内容。

海信聚好看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朱书琴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针对收费治理工作,海信将原来5个影视类SDK收费包合并成1个,五合一后用户可全量观看影视内容,加量不加价。针对电视操作复杂的问题,海信还开发了一触即播、一键直播、开机优先展示直播信号等功能。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在走访创维、夏普、TCL线下店时发现,这几家品牌目前在电视主页,其他非影视会员板块仍旧较多,包括少儿、体育、健身、k歌等等,均需要额外缴费。此外,其影视会员还需开通各家会员才可观看,如TCL旗下的企鹅影院、创维旗下的酷开系统,大都由电视厂商和至少一家视频平台合作提供。

如TCL电视会员目前则有企鹅影院会员、酷喵会员和爱奇艺(芒果)会员,费用分别为238元(12个月)、288元(6个月)、280元(12个月),价格也同样与整改前一致。且目前也未看到进行免费板块醒目化的相关调整,大多免费的内容仅在板块内容下方一小块显示,并未看到大板块的专区展示,收费包仍然存在种类多、主体多等的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创维工作人员对于“套娃”收费问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目前看来是不可能会改的,但那也是第三方的收费,跟手机功能类似,都是要收费的。”

TCL工作人员则针对目前电视收费板块看得人眼花缭乱,且全开要交不少钱这一问题,回答南都湾财社记者,“虽然看起来复杂,但按需购买就好了,影视类开一个完全够用,后面的其他功能一般也用不上。”

未来整治重点

将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此前电视“套娃式收费”无疑会损害消费者的积极性,此次针对电视“套娃式收费”整治工作,将破除大屏消费的障碍和隐性壁垒,使得老百姓在消费领域得到更多实惠和福利。

此前,据中国家电网公布的《2022国内市场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显示,有将近五成的人,在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有28%的人不知道怎么切换机顶盒和电视台;还有17.6%的人因为遥控器太多,不知道该用哪个。

对此,此次治理电视“套娃”收费会议部署了2024年治理工作重点任务:逐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对于存量遥控器,通过广泛宣传或上门服务帮助观众使用红外遥控器学习功能,初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直播”;推广使用语音、手机等多种遥控方式。对于增量遥控器,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研发推出新型遥控器,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的目标。

此外,推进会还表示下一步将优化强化互联网电视播控管理,规范播出秩序,确保“套娃”收费问题治得住。有关部门强调,通过制修订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系统化构建制度体系。落实广电总局行业监管责任、省广电局属地管理责任、各类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对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监测监管机制和技术核查手段,确保问题不反弹。

文/孔学劭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315青诉 | 两三个遥控器、一大堆选择题 老年人为何越来越“不会开”电视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6
全面取消开机广告,便利观众“拯救”电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有线电视开机广告 全面取消!
新华社 2024-01-24
收费更清晰、开机看直播……电视“套娃”收费治理有了新成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3
知名软件“电视家”停止服务引热议:电视机还能不能看电视了?
扬子晚报 2023-1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