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代表委员建言城市安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08:42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层层筑牢首都安全防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计划报告》原文

打造一批具有“平急两用”功能的设施,提升平急转换效率。

在《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重点任务的第十一部分,以“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为题,对“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做了论述。在报告审议和讨论中,如何建设韧性城市、如何构建“平急两用”体系、灾后的恢复重建,都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做出了明确论述。随后《人民日报》在今年1月9日刊发分析文章,进一步说明了“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即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没有安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去年“23.7”特大暴雨灾害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此次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灾后重建、建设韧性城市给予了极大关注,从不同角度发表真知灼见。

建言一

山区道路短板如何补

道路提档升级 互通互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10日考察北京、河北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短板“短”在哪儿?市政协委员、门头沟区政协原主席张永认为,灾后重建应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结合,如何补足山区道路短板?他建议打造山区道路微循环,是提升灾后乡村应急能力的重点,建议将门头沟、房山国道、村镇级道路等基础设施重建,与交通环道建设相结合,紧抓灾后道路重建的机遇,对全城道路进行升级,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短板怎么补?对张永委员提出的问题,市人大代表、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表示,门头沟区在灾后重建中已经注意到强化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确定了“一主一次,两带两翼,多脉联通”的空间新格局。一方面以斋堂镇中心区为核心,建设服务西部山区的应急救援、文旅发展和综合服务中心,另一方面从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产业互补发展等方面强化门头沟与海淀区、房山区、石景山区的区域互联互通。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将打通与房山、昌平跨区域的大循环和山区—新城区域内小循环,形成互联互通的主辅生命廊道。

“国道109新线高速正在建设中,对门头沟来讲意义重大。建成通车后从城区到门头沟区最西部的清水镇车程将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40分钟。它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通道,也是山区应急救援的道路保障。”喻华锋说。

据了解,房山区也在谋划建设“两横三纵”生命通道路网体系,其中计划新建两条高速:108新线高速、涞宝路新线高速道路工程。而这两条高速的建设,也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不仅提升山区群众出行条件,还是重要防灾避险通道,可以大幅度提升山区公路抗灾韧性,同时还将成为京津冀-成渝主轴中的重要道路,实现北京与太行山以西交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直接连通,通过京津冀和成渝的两极带动,实现通道内的资源互通,辐射带动沿线区域的发展。

建言二

应急救护弱项如何强

常态化储备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力量

在习总书记考察北京、河北灾后恢复重建后,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把韧性城市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怎样理解韧性城市?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宇日前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韧性城市是指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是安全发展的一种新范式。

市政协委员、丰台医院副院长韩秀娟在谈到韧性城市建设时,更为关注农村应急救护能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抓实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但‘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甘肃临夏州积石县6.2级地震启示我们,在农村面对复合性自然灾害时,农村地区应急救护资源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应急救护能力弱,应急救护设施配置不足,应急救护培训不够全面和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自救互救力量。”韩秀娟说,应将应急救护建设纳入乡村年度民生实事和综合考评的内容。

对于如何拓展社会应急救护力量,市人大代表、贝壳找房经纪事业线城市首席运营官李峰岩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常态化储备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力量。“可以发掘热心社区事务的骨干力量,培育一些扎根社区的志愿小组。”李峰岩以链家为例,链家在党建引领下与朝阳区的一些社区合作建立了社区民兵连,帮助社区完成了很多工作,得到了社区和街道的充分认可。李峰岩认为,这些都是补充社区志愿者力量的一种有益尝试,值得借鉴推广。

建言三

韧性城市建设如何韧

编制韧性城市 建设专项规划

李峰岩代表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编制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很关注。就此,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今年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编制上述规划,通过规划引领明确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应急体系建设、社会韧性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突出中长期实施策略。同时,本市还将建立完善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将构建并发布城市韧性评价导则和社区韧性评价导则,预计在今年6月前完成。”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两类评价指标体系,可发现安全韧性薄弱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建议,为有的放矢地推进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可在门头沟和房山区选择6个典型社区(村),采集分析社区空间、工程、管理和社会4个维度的基础数据,开展社区韧性综合评价测试,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韧性提升对策建议。”

除了做好规划统筹,在韧性城市建设中 “智慧应急”、数字赋能也必不可少。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与质量管理部部长罗爱武建议,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优 势,构建全方位、 多层次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面向城市运行安全、应急、韧性等目标,统筹开展市政设施、能源、环卫、水务、交通、应急、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感知体系建设,增强感知体系抵御极端灾害、突发情况、恶劣环境的能力,保证感知能力连续可靠。

罗爱武同时建议,要通过AI图像识别和传感器等智能化感知体系建设,对重点区域和关键设施可实现快速安全性评估,发挥对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动态感知、监测和预警功能,形成更加智慧、更加聪明的“城市大脑、运算中心”,从而筑牢数字全面赋能城市底座。

据了解,本市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内,以智慧应急为牵引,推进部门间多元异构数据共享交换。全面接入气象、水务、规自、交通、城市管理等多部门数据,形成“应急一张图”,实现各类灾害要素的数字化整合。综合运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不断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防控机制,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建言四

“平急两用”设施如何转

“平”时观光游览 “急”时可联通水路公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两次政治局会议均提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此次人代会上,在《计划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打造一批具有“平急两用”功能的设施,提升平急转换效率。“平急两用”设施如何转换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因为平谷区试点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市人大代表“围堵”问及“平急两用”建设。市人大代表、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透露,今年平谷区将持续探索“平急两用”发展路径,制定实施“平急两用”投融资政策,谋划推动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吃、住、行、医、集中承载五大应用场景建设,申建中国中医药诊疗“平急两用”示范基地,争创中关村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主体参与“平急两用”酒店、乡村综合体、新型乡村社区建设。

“像京承高速金海湖服务区将被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最美服务区’。其中在功能上将构建集休闲旅游目的地、首都东部旅游集散地、应急安全保障区和高速服务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朝阳区、房山区等都在探索“平急两用”的多种应用场景。如曾作为医用急救的朝阳区金盏乡“七彩家园”,如今变身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住房保障。截至去年11月底,“七彩家园”已有500余人入住,成为朝阳区探索“平急两用”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

在房山区十渡镇,全市平原区结对帮扶灾损严重地区中首个“平急两用”建设项目,也是朝阳区结对帮扶房山区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项目:十渡应急保障中心已具备使用条件。应急保障中心平时可作为体育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功能,供居民锻炼、娱乐,应急时可作为保障中心,安排群众避险安置,其配备的过滤设施、供电设备、卫星通讯设备可以保障电不断、水不停、讯通畅。

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已启动“平急两用”——霞云岭乡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917.21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8 度,防洪标准按140年一遇标准设置。

马上就访

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将建成平急两用重要应用场景

IMG_5656.JPG

“平急两用”金海湖核心承载区效果图供图/平谷区委宣传部

平谷区金海湖镇,一条37公里的绿道直达金海湖景区,全程没有红绿灯,周边老百姓可以无障碍遛弯休闲。“我经常带小孙子到这儿溜达,边走边看金海湖,也不用担心汽车的来来往往。”居民李大爷说。未来,这个“伴着河流骑回家”的慢行系统,将成为金海湖服务区与景区的快速通道。而实际上,作为平谷区“平急两用”乡村振兴核心承载区,金湖湖镇将从新建项目、存量更新、基础工程、乡村社区等维度,打造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金海湖碧波岛文旅小镇、金海湖体检康养中心等项目。

“37公里的绿道仅是改造的第一步,金海湖镇正邀请专业人员设计进一步提升方案,对现状弯道过大的节点进行合理裁弯取直,并沿湖设置休闲步道、旅游服务驿站等,串联湖景、林景、山景。”金海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最终要实现在‘平’时可满足观光游览、骑行、赛事举办需求,‘急’时可联通水路、公路、空域,具备应急疏散、物资供给、应急保障等功能。”

金海湖地区正在全力打造的另一个重要的“平急两用”建设项目是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服务区将被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最美服务区’。美体现在多方面,其中在功能上将构建集休闲旅游目的地、首都东部旅游集散地、应急安全保障区和高速服务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区,推动其从‘通过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赵婷婷 王斌 叶婉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门头沟每所学校将建设为平急两用“安全岛” 构建区域校园“安全岛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平谷首条漫游专线5月1日起开通试运行
高大尚平谷 2024-05-01
石景山区编制完成全市首个区级韧性城市专项规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积极推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经济日报 2024-03-04
经济日报:积极推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经济日报微信公号 2024-0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