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这项示范,获中央财政3.5亿元奖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04 19:58

新年开年,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传来好消息。记者1月4日从北京市财政局获悉,近日,财政部等部委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年度(2021至2022年度)工作完成了考核评价,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如期且超额完成车辆推广任务,依据考核结果获得首批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5亿元。

目前,市财政局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已将奖励资金及时拨付至相关区及相关企业,为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氢能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和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为加快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2020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明确在4年示范期内,根据入围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的目标完成情况,“以奖代补”给予奖励。

2021年8月13日,由京、津、冀、鲁4省12市(区)组成的京津冀城市群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示范城市群。获批以来,北京市作为牵头城市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全面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一方面通过应用场景牵引带动,各方按照“政府发布场景项目—企业组队联合申报—择优支持落地实施”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推动示范。另一方面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聚焦技术创新、车辆推广、氢能保障、路权支持等维度,建立全方位的产业激励“图谱”。

“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各项任务进展顺利。”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冬奥赛事客运服务、大宗物资运输、渣土运输、城市物流配送、通勤客运等应用场景,第一年度就已实现1239辆燃料电池汽车上牌,其中有1162辆实际接入国家和京津冀示范平台,总用氢行驶里程超过844万公里。

同时,示范建设还通过加速科技创新,带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商用车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在耐久性、功率密度和低温启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堆、空压机的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也如期实现,膜电极、双极板、氢气循环系统、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的自主化应用更是提前实现,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还填补了国内自主化应用的空白,引领带动着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加速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北京推进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京津冀氢能“链”动,技术攻关上新国产零件
新京报 2024-02-28
北汽集团发挥“链主”作用 带动京津冀600余家供应商协同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6
半两财经 | 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获3.5亿奖励 产业已形成“七有”局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从起势到成势,“大兴氢能”擘画发展新蓝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