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拔罐致重度贫血”,如何看待医疗和养生边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4 16:03

据温州都市报消息,近日,迷信拔血罐可以养生,浙江温州金阿姨坚持两年后,却查出严重贫血。所幸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金阿姨的贫血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现已康复出院。(1月4日《中国新闻周刊》)

金阿姨之所以因拔罐导致重度贫血,是因为她两年前就在当地一家养生馆接受拔罐放血服务,并且最近半年增加了频次,每周拔罐技师都会给她放200毫升左右的血。如此频繁和大量放血,身体造血远远跟不上失血的进度,时间久了,当然容易导致重度贫血。

拔罐不仅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且在民间十分盛行。事实上,这类服务属于生活养生馆的基本服务项目,且这些养生馆普遍不具备医疗资质。放血也是如此,除了像金阿姨这样因“湿气重”而放血,还有其他一些民间放血自疗方法,比如患者高烧难退时,除了药物退烧、物理退烧之外,民间还有十宣穴放血等退烧办法。拔火罐可致皮肤灼伤,拔血罐可致贫血,十宣穴放血可致感染,这些服务究竟属于医疗还是养生,以及资质要求有何不同等,民众很难甄别。

不仅如此,民间还有很多自疗行为也存在类似模糊认知。比如治疗疳积有针挑疗法,施针不当可导致感染;推拿在扳腰扳颈时用力过猛,则可导致严重伤害,等等。这些项目虽然具有诊疗性质,但在民间和生活服务机构也广泛存在。既然如此,不具备医疗资质的生活养生馆开展这些项目,在道义上就很容易被民众接受。为金阿姨拔罐的养生馆长期提供这类服务却无人举报,与民众普遍看不清中医和养生的边界有关。

执法人员分辨两者的一个标准是,相关服务是否具有创伤性、侵入性、危险性等。因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第五条明确,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包括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普通拔罐服务不弄破皮肤,生活养生馆可以提供,但拔血罐和放血具有创伤性、侵入性、危险性,不属于养生保健项目,而是医疗行为。以此标准来衡量,不仅可以帮助民众看清医疗与养生的边界,而且也能帮助分辨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包括皮肤注射在内的所有刺破皮肢的操作都具有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因此也都属于医疗行为,超出了生活美容的服务范围。

养生和生活美容馆等服务机构存在的一些乱象,与医疗和养生保健的边界不清有很大关系。这起案件所涉及的服务,是借养生保健之名行医疗之实的典型例证。消费者只有牢记分辨两者的一些标准,才能看清这类服务需要恪守的边界,进而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实施监督,让养生保健等非医疗服务无法通过混淆两者来浑水摸鱼。

文/时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陪诊师变身“号贩子”,行业边界亟待划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北青快评 | 采耳遭重罚,诊疗生活化如何克服监管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1
北青快评 | “健康课程”不能成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软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7
北青快评 | 年轻人别被“花式养生”迷了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北青快评 | 盲目跟风推拿,不如改掉坏习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