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推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家门口”看病让群众更有“医”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28 18:57

上学、养老、看病等每个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日常,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民生工作的方向。2023年,我们经历和见证了民生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年终特别报道《2023我们一起走过》,今天我们来看看即将过去的一年,老百姓在就医、用药、家庭托育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收获?

2023年看病拿药方便了吗?

长兴县居民李金娥:挺方便的,现在电子医保卡都有,网上也可以预约,去了拿个号就直接可以去看病了。

长春市居民严柯宁:之前看病的话就是来回楼上楼下跑比较浪费时间。现在直接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就不用来回跑,节省时间很方便。

长春市居民臧风兰:到社区医院像到家一样,而且有个专职的家庭医生,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就会回访你,你最近血压高吗,糖尿病现在控制得怎么样。

长兴县某老年护理中心入住老人王小妹:住进了这个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如果(身体)有点什么问题了,护工、医生都来了。这里空气好、环境好,生活也蛮丰富的,所以蛮开心的。

北京市居民 刘先生:现在总的来说看病还是比较方便,像我们的老年人,他有一些慢性病,有些基础病,我们下楼走不远的地方就是一个社区医院,就能拿到药。我今年70岁了,我们觉得现在是最幸福最好的时代。

2023年看病拿药负担减轻了吗?

赤水市文华街道虹顶社区居民刘莹:相比以前我觉得便宜了很多。比如说以前需要100多的药费,现在可能只需要三四十就可以了。

长春市居民张喜山:我今天是开了两盒头孢消炎药,才花了4块4毛钱。

洪江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患者家属冯美桃:我爱人把左腿摔骨折了,到我们洪江市人民医院这里做手术。钢板材料费去年没有带量(采购)的时候,需要1万多块。现在带量(采购)了才要3000多一点。

长春市居民贾斌:现在(医保)用药范围也比以前要多要广,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比较实惠。

2023年 家庭养育负担减轻了吗?

华蓥市居民唐显亚:现在有了这个托育服务,我们家长也轻松了很多。本来家里有个大的,送完哥哥和他,就有自己的时间想做自己的事情。

邻水县居民张凤:我们宝宝才3岁,这边的交通便利,学费也不高,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我们上班都比较放心。

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 二孩家庭爸爸彭秀祥:我们家今年添了二孩,两个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今年,我们还申领了育儿补贴,孩子三岁前每个月有一笔奶粉钱到账,可以帮补经济支出。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育儿假、住房、普惠托育等政策保障,我们养孩子的底气更足了。

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靠

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是老百姓就医难的一个核心问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2023年,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的加紧建设,大批全国顶尖的专家和领先的技术下沉到了医疗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大病不出省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山西省是一个拥有近3500万常住人口规模的省份,过去省内整体的优质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全国4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医院,山西省一家也没有。“不让老百姓因为没有优质资源或床位不足,而外转到北京等地就医”,四年间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先后落地太原。

太原市民司琳最近体检发现一些指标出现异常。这天她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山西医院复查的时候,发现之前体检挂的号一天之后,不用再次挂号,可以拿着体检结果直接就诊。

太原市民司琳:现在我看了(体检)结果之后就可以直接去找大夫,让我们节省了时间。

从12月1日起,山西省就在多家医院陆续推行“一号管三天”的就诊模式,帮就诊患者省去了重复挂号、挂不到号的麻烦。而司琳就诊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山西医院是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由原来的白求恩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合作共建。新生儿科室负责人陈玲来山西前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她常驻山西后,新生儿科不仅引进了多项新技术,也更新了救治流程和诊疗理念,大大提高了危重儿的救治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山西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玲: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流程。在危重症的救治,我们基本上所有的救治设备,我们基本上技术都进行了完善。从我们现在所有的技术和孩子的救治存活率、生存质量比,我觉得可以达到国内一流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是针对疾病负担重、死亡率高、患者外转比较多的病种来选专科,按专科来选医院,按需求来选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是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今年9月正式挂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当地心内、肾内、皮肤等5大科室的医疗水平。

家住山西省阳泉市的患者温树花,去年诊断出患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本来想到北京看病的她,听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太原就有肾内科专家长期出诊,她很快就预约了专家号来到太原看病。

患者温树花:我还是没有多大信心,后期我看到数据下来了,还是比较欣喜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肾内科主任许戎:来的时候(病人)其实就是已经接近透析状态,住院之后我们先给她做的透析。经过治疗之后就脱离透析,肌酐从(来的时候)600多现在已经稳定在100出头的水平,这个肾脏已经完全挽救过来了。现在病人的总体状况非常好,监测了这10个月来看,这个病也没有复发。

在山西,来自北京、湖北等地的医院和当地原有医院共建的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仅覆盖了山西省内的疑难重症患者,也辐射到了山西省周边几个省份。越来越多和温树花一样的疑难重症患者告别长途奔波,实现了在家门口享受“国家队”的医疗服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党委委员、执行院长王平:除了常驻专家,我们现在加大了对短驻专家的派驻,把整个太原市中心医院的发展纳入到北大医院各个学科发展的规划当中,使得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提升太原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北大医院做到同质化。

现在山西省4个国家级、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初见成效。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山西医院为例,4年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50多项,其中150多项实现省内“零”的突破;患者外转率从0.42%下降到0.02%,降幅超过95%。

今年4月,山西出台了专门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提出36项保障措施,常年派驻在省内的国内知名专家达到100多名。

山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波:着力打造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转化平台。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等措施,实现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更多群众有健康获得感。

护佑健康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以及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改善和提升。2024年,我国将继续着力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百姓健康。

2023年,我国加快推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确定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大病不出省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计划在“十四五”末,能够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有需求的省份。

2023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水平达到89元,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活动和基层便民惠民10项举措,全国有超过5500家的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了“一站式”综合服务方式。2024年,从患者就医体验出发,将有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改善饮食、提高保洁质量,甚至患者停车条件等服务内容,全链条、全覆盖、全程式地让看病就医更加便捷,老百姓更加舒心。

妇女、儿童、老年人是医疗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2023年,各地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国家免费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了“14苗防15病”,中央财政专项投入超过30亿元。各地持续强化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和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近1.3亿人。“十四五”期间,我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要达到60%以上,全国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

2023年,医保报销更加方便,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都可以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今年新增了126个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或竞价成功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1.7%。2024年,新版的医保药品目录将正式实施,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指导地方做好谈判药品直接挂网、信息系统调整等工作,确保这些药品能够在1月1日之前及时调整价格,能够挂网采购。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风沙肆虐难钻孔 他们在沙漠植树治沙靠啥“黑科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4
一键提醒配药、智能呼叫……“智慧养老院”引领养老新模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09
粮食短缺 加沙北部民众靠动物饲料勉强果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13
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回顾罕见病患儿家长海外购氯巴占被诉贩毒一案
央视新闻 2024-01-03
“十赌十赢”?以为是麻将高手 其实靠远程遥控作弊
央视新闻 2023-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