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澎湃向前,“第一动力”更加强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5 07:0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最新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55.7,自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快0.8个百分点。其中,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指数、每万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所占比重指数等3个指标指数年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

十年来,我国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顶尖科技人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排名世界第二。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放眼全球,我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

创新增添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回望过去十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技术突破,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新兴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加快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三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已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2022年,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奋进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阔步向前,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将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强大坚实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让科技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汽车产销创新高释放强劲信号
光明日报 2024-02-01
创新驱动 增益世界——读懂中国经济的“大逻辑”之三
新华社 2023-12-28
以创新之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3-1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