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年度报告发布:12.24亿用户每月上网160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12:05

12月19日,国内知名的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年度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2.24亿,全网月人均使用时长接近160小时,同时,各平台小程序(微信、支付宝、抖音、百度)去重后月活用户达到9.8亿,这种规模效应下,互联网应用生态繁荣度持续提升,内容与线上、线下结合应用形式正在快速“聚变”,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7146.1亿元,同比增长7.6%,预计到2024年,这一数据将突破7800亿元。

报告显示,随着宏观环境持续向好、数字技术迎来突破,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市场持续复苏。目前,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已达12.24亿,用户月触网时长稳定在160小时左右。同时,去重用户破4亿的头部阵营玩家达到15家。

头部玩家纷纷发力小程序,为中小玩家提供更多平台。小程序整体流量接近10亿,成为移动互联网不可或缺的导流渠道,微信小程序基于强大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较为领先,月活达到10.45亿,支付宝、百度、新晋玩家抖音,也已有稳定流量,月活分别为8.77亿、6.39亿、7.43亿。

随着流量精细化运营,平台玩家的流量商业开发持续推动,平台变现模式包括广告、电商、会员(增值)服务、游戏、金融及内容合作、云服务等,预计2023年国内互联网市场收入规模将突破3.33万亿,其中,互联网广告规模突破7146亿。这个过程中,用户需求的变化,包括用户兴趣结构的变化、消费诉求的变化,成为核心牵引力,构建起了数字内容、实物商品两大交易板块,其中,数字内容方面,内容IP产业链到品牌IP模式,已经成为各平台和品牌商的核心关注点;实物商品方面,性价比和品质消费,成为各平台和商家主要竞争的核心。

报告称,随着5G应用深入,包括智能家居、智慧汽车、智能穿戴等在内的“泛智能”场景持续崛起。互联网电视用户量持续增长,成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之后的“第五极”,到2023年6月,联网设备占比已经达到26.8%,春节期间突破3亿,日常也维持在2.7亿左右,其中,小米、海信、创维分别达到5088万、4248万、4217万。

智能音箱APP月活跃规模上,小度、小爱音箱、天猫精灵分别达到1241万、935万、784万。凭借手机终端的覆盖优势,华为旗下的运动健康应用活跃用户规模接近5000万;发力儿童设备领域的小天才、米兔呈现较快增长,月活分别为1528万、422万,同比增长16.9%、10.4%。此外,车企自有APP月活用户更是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比亚迪王朝、上汽大众、吉利汽车、My BMW、东风日产月活用户位居Top5,分别达到675.8万、510.3万、382.3万、372.3万、338.3万。

过去几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根据信通院发布的报告,自2016年至2022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增长规模为4.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4.2%,远超其他国家。同时,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一直在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尤其是生成式AI大模型的爆发,各大互联网公司、AI公司、电信运营商以及诸多学术机构纷纷入局,投入AI大模型研发和生产浪潮,其中,截止到9月底,文心一言APP月活已经突破710万。

报告称,AI的突破,给诸多创新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在智能家居、硬件等场景,大模型可以赋能智能音箱、智能耳机、智能电视,乃至智能穿戴设备,将单品,变成软硬件一体的多功能设备,创造全新的用户需求;在智慧出行领域,智慧座舱、虚拟化技术,结合起“智慧灵魂”,全新的需求将在瞬间涌现。

更多的领域的潜力,还在等待大家的想象力,比如,影视领域,生成式AI将改变现有的制作结构、人员分工模式;在电商领域,生成式AI既可以实现商品推荐、智能客服等To C的个性化服务,还可在直播场景下赋能主播,通过运营虚拟主播为企业降本增效、改善用户体验。随着有关政府部门持续推进、实施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数字技术将持续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报告:AIGC独立APP用户增长8倍,深度融入各个产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科技日报 2024-04-01
互联网如何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透视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新华社 2024-03-25
互联网大厂竞逐AI社交应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4-03-17
QuestMobile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二线以上城市用户占比增10.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