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动医疗机构主动防范公共卫生风险 疾控监督员派驻医院
南方都市报 2023-12-19 11:06

传染病防治如何“抓小”“抓早”,“从今年9月派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担任疾控监督员后,相比过去,与医院方面有了更为深入沟通,双方联动,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查漏补缺,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杨芬作为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级调研员、省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专家组成员向南都健闻记者谈及任职以来的感受。

广东等9个省市入选全国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的地区。自试点开展以来,广东省43名专职疾控监督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有力推动医疗机构主动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将传染病防治工作抓早、抓小、抓在平常。

在4个地市91家医疗机构试点

探索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是2023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之一,并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广东是国家首批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的9个省份之一。

疾控监督员指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内,负责监督医疗机构疾控工作开展情况,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杨芬指出,“作为疾控监督员,需要协助医疗机构,做好传染病的防控、疫情的上报、医疗废物处理、消毒隔离以及生物安全等。在发现异常传染病信号时,联动带动医疗机构形成预警意识,及时上报,并且协助疾控机构进行疫情处置。”

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采取“整体推进、以点带面”的方式,选定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4个地市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两家省级医疗机构开展试点。

自4月份启动试点以来,省卫健委已从各级疾控机构、监督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中遴选培训168名疾控监督员(专职43名、兼职125名),进驻广、深、佛、莞4个地市31个区(镇、街)的91家医疗机构,覆盖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等多种医联(共)体,赋予试点地市和省级医疗机构7个课题任务开展研究攻关,努力探索可供复制推广的疾控监督员新机制、新模式、新载体,力争为全国试点工作贡献更多广东经验。

专职疾控监督员均具有过硬政治素质、良好专业素养以及5年以上医疗卫生行业管理工作经历。

把“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疾控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创新的制度安排,试点工作没有现成路径可遵循、没有现成模式可套用,唯有主动作为、先行先试。

为了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和积极因素,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是在5个方面集中发力,包括建立每周调度、每月调研、情况通报、定期协商等制度,疾控监督员全员岗前培训及考核,同时构建了“1+3+6+N”试点制度体系,细化了试点实施方案、具体管理办法、工作实施指引等方面。

试点开展以来,广东省43名专职疾控监督员认真履职,围绕传染病防治监督六大板块任务,运用沟通反馈、专题调研、专项督导等9种工作方式,做到每周有重点工作安排、每月一小周期、每季度一大周期,落实跟踪整改和闭环管理,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有力推动医疗机构主动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将传染病防治工作抓早、抓小、抓在平常。

针对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医共体等医联(共)体成员单位多,派驻专职监督员的人手需求大,且缺少工作联动的问题,广东省创新运用“多对多”进驻方式,遴选专职疾控监督员组成“疾病预防控制监督检查组”,综合派驻医联(共)体开展“多对多”监督检查。

而针对专职疾控监督员监督检查能力不够全面的问题,广东省创新运用“疾控监督员专家支援团队”模式,抽调医疗机构疾控工作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支援团队,为专职疾控监督员提供“组团式”技术指导,协助完成监督检查任务。

建“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

在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中,广东围绕建设“数智”监管体系的目标,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探索,为疾控监督员开展线上监督、动态评估、风险研判提供信息化工具。

在推动疾控监督员制度信息化建设方面,广东开展了哪些探索尝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将广东省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系统布局到试点机构,为疾控监督员提供大数据支持,动态分析疾控数据,即时反馈预警信号,构建完善传染病风险多点监测机制。

二是在省第二人民医院试点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发热伴呼吸道、发热伴出血、发热伴出疹、脑炎脑膜炎、腹泻呕吐等5种症候群,做到传染病早期预警和快速反应。三是在省人民医院试点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全流程监督系统”,整合His系统的预防接种、疫情报告等6大板块接口,为疾控监督员提供实时察看、监控回看、数据调取、信息比对等监督手段,提高疾控监督员线上监督效能。

四是在全省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系统嵌入传染病防治自查模块,形成“医疗机构自查——疾控监督员协查——卫生监督员核查”的三级管理流程,为实施精准监督提供信息支持。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叶智明对此谈到,目前在医院内部进行系统的互联互通,比如在疫情信息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消毒隔离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突破,大为提高数智化的运营效率。

佛山探索

疾控监督员报告医疗机构违法违规 影响医疗机构信用评级

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佛山市在完善原有的医疗机构信用监管体系下,逐步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落实情况融入医疗机构信用监管体系,推动疾控监督员制度与信用监管体系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初步实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的创新。

佛山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梁汉光介绍,佛山市将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治职责情况纳入信用评价内容,使疾控监督员制度与信用监管体系衔接。

今年,佛山市对原《佛山市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形成《佛山市医疗机构信用监管办法》,采用信用信息分类等级进行评价管理,佛山市内医疗机构全覆盖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结果(优秀)列为医疗机构信用增信信息。

梁汉光进一步解释,专职疾控监督员在对医疗机构日常监督指导过程中,掌握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主体责任、执行各项传染病防治制度的情况,发现存在日常业务管理类问题的,及时向同级卫生健康部门通报。

此外,疾控监督员发现报告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作出相应处置后,相关信息将被归集录入,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信用评级。

文/伍月明 王道斌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推动“医”“防”融合 我国启动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4
推动“医”“防”融合 我国启动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4
疾控体系建设实现五个“更加” 中国筑牢织密公卫防护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13
整体谋划、系统重塑疾控体系
光明日报 2023-12-29
《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