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前11个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3.1倍
南方都市报 2023-12-12 10:06

海关广东分署最新发布,今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7.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4.94万亿元,增长2%;进口2.58万亿元,下降4.4%。

值得注意的是,单11月进出口转降为增——广东进出口7226.3亿元,增长0.9%,扭转连续两个月下降的态势。其中,出口4536.6亿元,下降1.7%;进口2689.7亿元,增长5.6%,已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

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

分类来看,前11个月,广东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进出口额分别为4.32万亿元和1.32万亿元,增长4.4%和8.1%,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2.6个和1.4个百分点至57.4%和17.5%。加工贸易进出口1.77万亿元,下降9.6%,占23.6%。

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前11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4.55万亿元,增长5.3%,占60.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55万亿元,下降8.1%,占33.9%;国有企业4102.5亿元,下降5.6%,占5.5%。

从区域看,新兴市场成为增长的重要力量。前11个月,广东前5大贸易伙伴分别为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中国台湾,分别小幅下降0.9%、0.01%、2.6%、0.4%和0.6%。同期,新兴市场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其中,对拉美增长7.4%、中东增长7.8%、非洲增长4.6%。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0.4%。

机电产品出口占六成

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其中“新三样”、集成电路、船舶较快增长。前11个月,广东出口机电产品增长0.8%,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5.5%。其中,出口值较大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电工器材、家用电器分别增长0.6%、1.9%和6.9%;“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3.1倍、18.1%、27.5%;集成电路、船舶增长24.4%和47%。

进口方面,农产品和金属矿砂、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保持增长。前11个月,广东进口农产品2025.6亿元,增长4.8%,其中,肉类增长1.7%、水产品增长6.3%、干鲜瓜果及坚果增长4.5%。同期,进口金属矿砂、煤炭、原油分别为543.7亿元、376.3亿元和383.5亿元,分别增长21.9%、27.3%和28.1%。此外,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311亿元,增长50.3%。

纵深

“新三样”出口何以亮眼?

前11个月,广东出口机电产品增长0.8%,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5.5%。其中“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3.1倍、18.1%、27.5%。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三样”出口一直表现亮眼。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披露,上半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值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27.7%、57%。另据广州海关统计,该关区企业上半年共出口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56.1亿元,同比增长近九成。

21个市均出台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

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已然成为支撑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基石”。

广东外贸成绩背后体现的,是广东10余年来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加强产业政策配套、产业集群建设、市场环境培育、重点企业扶持的综合成果。

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包括小鹏汽车、广汽埃安、合创汽车等新能源车充电体验拥有燃油车加油的效率,意味着未来新能源车将加速取代传统燃油车。

广东不仅是燃油车时代的重要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也是全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转化的省份之一。

广东省以及下辖21个地级市就本地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路径、产能建设、产业链建设、市场应用推广、领先企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陆续出台配套政策。

新型储能1-9月营收破2890亿

位于坪山区的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整车总装车间内,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销往全球各地。

据比亚迪官方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5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6万余辆,同比增长近11倍。今年以来,比亚迪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布局,积极开拓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板块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遍及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出口市场包括大洋洲、欧洲、东南亚等板块。

上半年,深圳外贸出口逐月向好。其中,有外贸“新三样”之称的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319.4亿元、80.7亿元、13.9亿元,增长36.3%、943.2%和31.8%,表现十分亮眼。

广州、深圳无疑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培育了广汽埃安、比亚迪等新能源自主品牌“销冠”代表。

除了新能源整车,广东锂电池产业也蓬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在惠州,亿纬锂能三十、三十一工厂项目建成投产,将主要生产动力电池,预计年产值超96亿元,可配套约18.4万台纯电动乘用车。

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链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已打造全国重要的锂电池关键材料产业集群,珠海、广州、惠州等地锂电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势头不减,1-9月营收已突破2890亿元,同比增长7.3%。

佛山、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则成为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集中区。

深圳海关锂电池通关时间缩短50%

“新三样”出口配套不断优化。2022年以来,全球电动化转型加速,对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产生巨量需求。广东抓住外贸转型机遇,充分发挥在电动汽车核心三电上的先进技术优势,成熟产业链带来的生产成本优势,对国际市场进行产品、品牌、产能、供应链的全方位输出。

今年上半年,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和各市海关“量身定制”支持广东“新三样”扩大出口的措施,为“新三样”成长提供服务护航。

以深圳海关为例,针对锂电池产品出台了“检查验证+合格保证”改革措施,开展试点以来共有31家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的出口锂电池企业纳入试点,整体通关时间缩短超过50%;针对新能源汽车建立“口岸—企业”专人联系协调机制,推进出口汽车“提前申报、抵港直装”,实现汽车出口货到放行;针对光伏产品实施“海空港畅流计划”业务改革,企业接单即可“提前申报”,并支持新开和加密深圳对全球重点科技经贸区域的航线航点,有力提升航空运力和时效。

文/易福红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开通以来进出口总值突破8000亿元
南方日报 2024-03-26
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
广州日报 2024-02-02
出口“新三样”彰显中国制造新优势
光明日报 2023-12-18
广东前10月外贸出口增长2.5%:对东盟、欧盟进出口正增长
南方日报 2023-11-14
外贸“新三样”走俏广交会: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上半年合计出口增61.6%
南方都市报 2023-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