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穿梭于隐藏空间,守护城市运行“生命线”——揭秘管廊运维员的“地下工作”
西安晚报 2023-12-12 07:41

在城市的地下空间内,藏着一个个“管线社区”——地下综合管廊,这些“社区”里“住”着各类城市“生命线”,并由专人运维管理,他们是管廊运维员,也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

眼观耳听鼻闻

管廊运维看似简单实则是技术活

当一名地下综合管廊的运维员是种什么体验?近日,记者前往西安中冶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浐灞维护站,恰好碰上运维员进行上岗前的准备。只见他们换上工服,将对讲机、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放入工服口袋,拿上手电筒、记录表,戴上安全帽、手套,挎上工具包,两两一组便出发了。

记者跟随西安中冶管廊建设有限公司运营部副部长高华和经开分控中心主任刘仲超组成的运维二人组,去往会展二路。他们在道路北侧绿化带中突出地面的一个半米多高的“大盒子”前停住了脚步。“这就是综合管廊的入口。”高华介绍说。随着盖在“大盒子”上的盖子缓缓开启,一东一西两组楼梯便出现在眼前。只见,刘仲超与维护站的监控中心联系后,管廊内的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全部被远程启动。

“管廊内作业与在外作业不同,因为空间相对封闭,为了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运维员入廊作业必须做足准备。”高华说,首先进入管廊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登记,正式入廊前,管廊内要提前通风至少半小时,管廊运维员需要用随身携带的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对内部的氧气、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进行检测,当管廊内环境数值满足作业条件时方可进入。

充分的准备工作后,记者在两位管廊运维员的带领下,走进他们日常工作的场所,位于地下8米深处的城市隐藏空间也逐渐露出真容。在水热舱内,记者看到高3.3米、宽3.8米的狭长管内通道两侧,目前分布有给水和再生水两条管路。高华和刘仲超两人一边向前走,一边查看水管的接缝处、分支口、管道补偿器等部位是否渗水,遇到通风口、逃生口等位置也要停下来查看是否正常,有时还要顺着逃生梯爬入上层空间进行巡查,整个工作过程中还得随时关注廊内气体数值,每个桩位号的情况都得进行巡查记录。

管廊运维员需要掌握多项技能,除了用好眼睛、耳朵和鼻子,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敏感。细微的结构裂缝在汛期可能发生地下水渗漏情况;电缆出现异响说明运行状态出现了问题;有刺鼻的气味说明污水管道可能出现渗漏……这些都是长期工作下来管廊运维员总结的经验。

“在管廊里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管廊运维员不仅负责管廊本体及其附属设施的消防、通风、供电、防雷接地、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标识等系统以及统一管理平台的运行维护,还承担管廊内各类作业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一个要求‘一专多能’的综合技术岗位。”刘仲超说,钳子、试电笔、螺丝刀、扳手等都是巡检必备工具,遇上小的问题,运维员在现场就得及时解决。要是有突发状况发生,就得通过廊内的专用电话和监控中心联系,协调管线的运营单位处置。

从事神秘的“地下工作”

要有好体力 还要耐得住寂寞

管廊运维员的日常巡查是项细致活,不仅要有灵敏的感官,还需要充沛的体能。“地下综合管廊是将电力、通信、燃气、污水、热力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地下综合走廊,但是并非所有管线都是‘混居’的,它们需要分别安置在不同的舱内,综合管廊就像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房子,供水、供暖可以住在一间,也就是水热舱,电力、通讯线缆能安排在讯电舱,天然气必须得住‘单间’,并且廊内的所有设备设施都是防爆的。”高华介绍,以香槐二路综合管廊为例,总长2.2公里的管廊每日的廊下巡查总路程要达到5公里左右。

记者了解到,管廊运维员每天上午8点开始巡检,中午11点半左右出来,下午1点半到再次入廊,直到下午5点左右结束。“工作时见不到太阳,如果不看表,都不知道几点。”高华说。因为常年在地下工作,管廊运维员常被称为神秘的“地下工作者”。

“管廊里冬暖夏凉,一年四季的温度基本在20℃左右,虽然工作不受天气影响,但是内部空间有限又是相对封闭的,手机没有信号,严禁烟火不能抽烟,每天要在里面呆七八个小时,必须得学会自我排遣,和搭档做好配合就很关键。”刘仲超说。

在跟随两位管廊运维员在讯电舱内巡查时,记者看到在满是线缆桥架、支架的廊道里,供通行的道路仅1.1米宽,两人并行时不时会发生“剐蹭”,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高华和刘仲超就会相视一笑。加上讯电舱的顶板上每隔两米左右就会安装有一个圆形的红色干粉灭火器,远远望去就像一长串红灯笼,两人偶尔也会借此调侃。有时走在廊内,回荡起“哒哒哒”的脚步声,也成了管廊运维员工作中的“调味品”。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生命线”的“大本营”,仅仅依靠人工巡查维护远远不够。如今,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加入,为管廊及廊内管线安全保驾护航,也对管廊运维员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浐灞维护站内,记者看到,视频监控系统、安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语音通信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子系统,都是智慧管廊的组成部分。这些系统不仅提高了管廊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还为管廊的安全、节能减排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前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干什么,觉得就是在管廊里检查一下,很轻松。其实不然,除了巡检管廊,运维工作还包括管廊内环境健康管理、入廊作业安全管理、开展管廊沉降监测、管廊智慧化应用等。”高华说,随着地下综合管廊运维智能化程度的提升,管廊运维员还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文/龚伟芳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下好科技赋能先手棋,打好城市生命线安全主动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广州市四个大型综合管廊全面贯通 总长85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4-01-11
在元宇宙里还原城市“动脉”:地下世界不仅清晰可见,还能三维感知交互
武汉晚报 2023-12-27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地下综合管廊60条 总长超67公里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2023-10-09
国内首个地下综合管廊数字孪生体,助力通州文旅区韧性城市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