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蛇口戏剧节的“伸展运动”:新空间,新创作,新关系
水晶
2023-12-11

刚刚进入第二个年头,蛇口戏剧节就已经以其独树一帜的“100%原创+孵化”的定位和前沿风格,成为圈内备受关注的“新生”戏剧节。

2023蛇口戏剧节于10月27日至11月12日在深圳举行。戏剧节今年延续了以“新空间演艺”为核心的孵化项目,经过两轮评选,对10个入围作品给予资金支持和创作扶持。此外还延伸出“新写作工作坊”,在导师与年轻创作者配对机制下完成5部原创剧本,并进行读剧展示,也让观众进一步参与、了解一部剧形成的过程。另外,戏剧节的“新空间演艺中外论坛”邀请国内外重要节展的策展人参与,分享讨论新空间演艺的案例及发展。

以“孵化”为戏剧节的核心主干,以新写作工作坊和中外论坛为两翼,蛇口戏剧节这样一个以全自主孵化模式完成创作和演出的戏剧节,像它所在的城市简称“鹏”一样,展现出振翅高飞的视野与雄心。探索、创新、先锋是深圳蛇口“中国改革开放原点”的独特气质,也是属于蛇口戏剧节的精神。在深圳蛇口的山、海、城之间,文艺的浪潮滚滚向前。

孵化:母题,也是难题

“100%原创+孵化”是蛇口戏剧节的定位和工作方法,但也是办节的最大难题。今年4月,戏剧节在全国范围内共征集到133个作品方案,经过评委会对艺术家基础条件和方案方向的筛选,首轮挑出20组艺术家,邀请他们来到深圳蛇口参与戏剧节的“孵蛋创作营”。在5月初的创作营课程中,艺术家经受了脑力和体力的巨大挑战,为新空间演艺创作储备了一些方法和信息;他们还对空间进行了现场考察,找到各自中意的表演空间,得以在后期深入创作中为作品和空间建立真正的连接。

创作营之后,艺术家会提交深化方案。7月初,经过第二轮评审,10个入围作品诞生,并根据制作预算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之后便是为期四个月的“漫长”的孵化与等待:艺术家为实现理想中的创作而奋战;主办方也需要尽最大努力进行场地和空间的协调安排;评委们则要不断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给出一些“预警”提醒,与艺术家共同面对灵感落地过程中的难点。

既然戏剧节的主题是“新空间演艺”,那么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在非传统剧场中进行。将这种“非标”的空间与演出结合,本来就存在相当的实验难度,加上创作者普遍非常年轻——大部分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即便是优中选优,他们在新空间中的创演经验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戏剧节才首次以完整面貌面对观众,即便是早早参与其中的评委也并不能比其他观众更早知道演出完成版的样子。那种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态,有种大家集中在一起现场开盲盒的仪式感。

从最终的呈现来看,艺术家们对于新观演关系的理解、对于新空间的运用及新演出形式的尝试,是非常多元化的。比如《新与旧之间@蛇口》以魔术为重要表演手段,选用了蛇口邮轮母港作为储藏和叙述记忆的空间,让观众在这种特定场域中感受到过去和未来的连接。《宇宙方舟2020之火龙眼》在浮法玻璃厂工业遗址中巨大的水泥石柱阵中,分隔出多个空间,将社区记忆、当下的困境和未来世界的时间段落嫁接浓缩;而引领观众观看表演的,则是深圳本地出产的机器人。

《造美之城》以三位“变装皇后”的激烈PK和戏外戏的寓言故事,展现创作者对“美”的标准和意义的反思。演出对威廉国际马术中心的空间设计和调度非常自然,把连接室内的户外阶梯变成观众席,而真正的户外却在黑夜和帘幕的掩映之下成为舞台。《宽恕尾椎2.0》就更加直接地把演出放置在主办方招商文化的办公室中,观众和周末加班的职员一起,与演员经历一场与尾椎的战斗,一窥人类社会性的进化模式。

给我带来最大惊喜的,是来自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的年轻创作者的探索之作《平行时空·陈三五娘》。该剧在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咖啡馆和钟表博物馆内进行,屋顶两个巨大仓筒如两个时间黑洞,陈三与五娘初相会、相恋时的戏剧场景,和五娘一人独自思念流放中的陈三的《大闷》一折,分居两个时光黑洞之下,同台对唱。年轻的梨园戏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情感,则成为连接这两个场景的红线,往来穿梭,让观众既能体会这部起源于明代的古老戏曲的遗韵,又能看到今人在学戏、演戏和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无论是表演,还是戏剧构作、空间运作,都显示出年轻艺术家的非凡才华。

写作:在创作源头发力

今年蛇口戏剧节新增的“新写作”板块,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它比“新空间演艺”作品的孵化方式更细腻、更深入。经历数轮筛选后,入围的年轻创作者在导师团的帮助之下,开始了他们各自风格迥异的剧本创作。最终五个作品被选出来,交给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的创作团队进行读剧呈现。另外导师团也“下场”创作了五个剧本,并和学员合作完成读剧呈现。

在这些创作中不仅可以寻到时下年轻人的生活议题,也能看到游戏机制对当下年轻创作者的影响。比如《劳动者15分钟之家:如何制作一场简易演出》,观众可以参与表达意见,现场“接龙”创作出一部戏的人物和剧情大纲。新写作工作坊的导师之一、游戏制作者和独立研究者叶梓涛,为“新空间演艺中外论坛”撰写了一篇论文,名为《Play! Play! Play! 数字时代的戏剧、表演和游戏》,继而又将文中的主要观点以戏剧表演呈现了出来——人机互动等形式非常有趣,也非常引人遐想。

作为扎根于深圳本土的资深剧作家,导师杨阡真诚地分享了他开展新写作工作坊的初衷:“不光导演和演员要准备随时面对新的戏剧生态、语境和美学范式的转变,编剧和戏剧构作也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在五部作品——《劳动者15分钟之家:如何制作一场简易演出》《年轻人社死档案室》《远洋》《四海》和《机械眼睛和人工心脏》的读剧呈现基础上,戏剧节评委将挑选出两个剧本,作为明年蛇口戏剧节委约创作和孵化对象。组委会希望以此激励创作者脑洞大开,提高戏剧节的创作质量“底座”。

对话:向内走,向外走

新空间演艺中外论坛同样是今年蛇口戏剧节的新增板块,我有幸担任了本次论坛的主席。来自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伦敦国际默剧节、香港艺术节、阿德莱德艺穗节、澳门城市艺穗节等多个世界重要艺术节展的策展人、艺术总监共聚一堂,与学者、嘉宾和观众分享不同艺术节与当地城市空间的互动与发展。从这些成功经验和案例出发,业内专家和观察者就新空间演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进行多维度探讨,同时也为创作者和演艺新空间的运营者提供了对话平台,以探索将来的合作机会。

近年来,不同形态的演艺类型在传统剧场之外风起云涌,从张艺谋、王潮歌的“印象”“又见”“只有”系列大型旅游演艺产品,到上海亚洲大厦写字楼里立体生长的小剧场音乐剧,再到上海表演艺术新天地等在完全没有剧场的空间中办艺术节的模式,“新空间演艺”的实验如火如荼,大有与传统演艺形态一争高下的趋势。

如何拓展新的演艺空间,如何真正将新空间与演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这个新兴产业当中,正是本次论坛想要开启的重要话题。这也意味着持续两年并仍将继续的戏剧节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而是迈向了更深远的理论领域——论坛发言,以及围绕“新空间演艺”主题面向全国征选的学术文章精选将结集出版。

在新空间演艺的破题与立论之路上,年轻的蛇口戏剧节又留下了一个新的脚印。从某种意义来说,蛇口戏剧节的新空间演艺实验,并不仅仅是一个戏剧节自身的实验行为,它也是在为行业探路,并为行业未来输送成熟作品和创意人才。希望这个年轻的戏剧节,和更多未来将要加入其中的年轻人一起,可以走得很远。

文|水晶    

供图|蛇口戏剧节

编辑/于静

相关阅读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报名通道开启 今年创作三元素:枕头 、 阳光 、 大恐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第七届老舍戏剧节论坛一起聊聊怎么做戏剧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7
第五届大凉山戏剧节开幕:这片净土供戏剧归属,供戏剧人回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于杭州落幕
中国新闻网 2023-11-29
乌镇戏剧节:吟唱经典,叩问当下
梅生 2023-1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