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流水线、装修的工地、户外的挖掘机……最近,安徽一名初中班主任将学生家长工作的视频放给全班学生观看,很多学生看着看着就红了眼眶。视频传到网上以后,引发网友不同看法,有人对此肯定,认为视频没有一句说教却胜过千言万语;也有网友并不认可,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愧疚式教育”,会打击到部分孩子的自尊心。
随着网络讨论的发酵,这名初中班主任面临更大的压力,他的做法不但遭遇更多网友的质疑,还有人追问为何要把这则视频传到网上,让孩子的隐私在更大范围被曝光?
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质疑与讨论,有利于达成对怎么进行感恩教育的共识。感恩教育不能再搞成“愧疚式教育”,逼孩子反思是否对得起自己的父母,进一步让孩子产生负罪感。这种感恩教育,表面上看很有效果,孩子们都被教育得哭了,但这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形成感恩意识。而且,由于涉及学生家庭隐私,可能会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这一后果的严重性远超过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用视频拍摄家长的工作,无非是想告诉孩子父母工作多么辛苦,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和近年来在一些学校出现的感恩教育是一个思路。老师在煽情的背景音乐中,讲述父母为了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付出了怎样的辛苦,然后让孩子站起来大声喊“爸爸妈妈辛苦了”,或者组织孩子回家给爸爸妈妈洗脚。
不少家长是支持这种教育方式的,因为他们也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孩子却不懂得感恩,不努力学习。看到孩子经过感恩教育后“变乖”了,感到欣慰。不过,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亲子关系不能是功利的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父母作为监护人,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首要职责是把孩子培养为今后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此,家长不能包办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务,而是应该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比灌输式感恩教育有用得多。
另外,父母的职业并没有高低之分,但是,视频所展现的工作场景,却可能涉嫌曝光孩子的家庭隐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老师看到孩子们看着视频红了眼眶,却不知道,看完视频之后同学中会发生什么。现实中,就有一些孩子因父母的职业而遭遇歧视。教育孩子的底线必须是尊重并保护孩子的隐私和人格尊严,这也是我国制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反复思考、论证这一活动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是否符合教育伦理。
此事还需要追问的是,用于感恩教育的视频,为何会被传到网上?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应该在网上分享,但这样做却进一步暴露出对学生隐私的不尊重。这涉嫌将课堂教学与公共舆论场混淆。教育学生有相应的教学场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直接搬到网上。网络传播会造成对孩子隐私、人格尊严的侵犯。在自媒体时代,教师应该守住教育伦理底线,不要把录制用于教育教学的视频内容,未经学校、家长授权随意发布在网上。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说到底,教书育人,必须立足育人,要用学生中心视角,来分析教育是否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心中真正有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让教育起到育人的效果。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