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学会不轻易被情绪左右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11-28 22:00

对于恋爱脑,很多人把它称为一种“新型癌症”。

选择性眼瞎,无视对方的一切缺点,无限放大对方的所有优点;

自我牺牲,不在乎对方为自己做什么,把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对方身上。

很多人调侃恋爱脑:“一恋爱就上头”、“智者不入爱河”、“建议水泥封心”。

它看上去以自我为中心,其实是大脑完全无法自控。

这就不得不说到主导行为的“情绪脑”,它让情绪说来就来,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糕。

《认知觉醒》一书把人类大脑分为三重: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最原始最漫长,仅能做简单的本能反应,比如:猎食、逃跑、繁殖等。

情绪脑,可以进行情感交流,适应外部环境,遇到危险恐惧、见到猎物兴奋等。

理智脑,能够主动思考,发展科技、创造艺术等,改变环境和自身,更好地生活下去。

三者的起源和功能显而易见。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有一个经典的比喻:

情绪脑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脑就是骑象人。

当大象没什么意见时,会非常驯服。可当它有自己的想法时,骑象人没有丝毫主导权。

诚然,用理智脑去引导情绪脑,不轻易被情绪左右,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凡的意义。

你的情绪脑,到底有多可怕?

生活中,情绪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

拿起手机本想查阅资料,却打开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

明知道高热量的食物对健康不利,还是忍不住要过足嘴瘾;

很棘手的事情,却迟迟不愿着手去落实,耽误了计划进度。

在情绪脑的操控下,我们行动散漫,只想做简单舒适、随心所欲的事。

因为情绪脑的喜好就是:急于求成、即时满足,只想让你更轻松、更快乐。

但随之而来的是,判断力下降,很难客观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尤其受到强烈刺激后,做出后悔不已的事例数不胜数。

跟同事交流时,一点小事就争论不休,挫败了工作热情,影响了工作效率。

跟家人沟通时,动不动就莫名烦躁、出口伤人,家庭关系变得极度紧张冷漠。

教育孩子时,一言不合血压就瞬间飙升,濒临崩溃的边缘…….

还记得那个新闻吗?

深圳45岁的刘先生,每天下班都会辅导上三年级的儿子的作业。

有天晚上,一道题讲了无数遍,孩子还是一脸懵。

刘先生气得抓狂怒吼,觉得胸口剧痛,喘不上气。

他“蹭”地一下站起来,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经检查后诊断为“心梗”,再晚到医院一会儿,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个人处于激动的情绪中,会导致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和心脏,甚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作家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讲到:“情绪脑只能将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所以情绪一旦极端化,就会在模糊的‘有害端’反刍那些负面事件,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

情绪脑的摧毁力,远比理智脑要强大得多,但它在智能方面极度欠缺,我们不得不引起警觉。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次贪恋舒适,都能出现转机。也不是每一次情绪失控,都会有人兜底。

一个人对情绪的掌控力,远比智力和能力更重要。

“简单”的情绪脑,并非毫无益处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认为情绪脑简单幼稚、很不靠谱?

其实,情绪脑存在的年限远超过理智脑,它才是大脑真正的向导。

有人打比方,如果将情绪脑比作55岁的中年人,理智脑只相当于不到1岁的婴儿。

在情绪脑的趋势下,看到美好的事物,会忍不住想去触碰和拥有;接到有挑战的任务,会本能地拒绝或退缩。

它让我们热情高涨,激励我们去追求;也能提醒我们识别风险,帮我们找到安全区。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我最好的决策都是靠直觉,而不是分析。”

也就是说,只要管理好情绪脑,驱动理智脑,那么一切看似困难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看过网友@雷曼的故事。

他原本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但后来公司业务量大幅度缩减,计划裁员,他每天忧心忡忡。

吃不下睡不好,很快出现了神经衰弱,原本得心应手的工作也开始频繁出错。

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他决定先行动起来,将已有的业务能力发散到其他领域,作为备选方案和退路。

他先是利用网络平台对外出售设计服务,扩大业务范围和知名度。又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提升技能。

同时撰写行业书籍,将积累的经验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并且开设讲座课。

这期间,他还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订单应接不暇,再也没有被辞退的忧虑。

我们总以为,计算得失、趋利避害是理智脑的功劳,却忽略了情绪脑的贡献。

正因为对困难的恐惧,促使我们规避风险,寻找合理的对策;

也因为对未来的焦虑,驱动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努力改变现状。

所谓:简单决策靠理性,复杂决策靠情绪。

没有情绪脑作为指引,理性脑就没有施展方向。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保持风险意识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为潜在的危机增加缓冲期。

通过情绪来链接感知和行为,可以确保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建立更多的可能性。

管好情绪脑,做大脑的主人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埃利斯有个观点:

“人的情绪之所以会失控,是因为运用了错误的思维模式。只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模式,就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理性的人。”

理性脑是对情绪脑的克服、修正和升级。

让理智脑为情绪脑服务,那么就可以使情绪脑变得越来越成熟自律。

跟朋友们分享几点建议:

1)体察情绪

任何消极情绪出现时,停下来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现在是什么情绪状态?

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我该如何控制情绪蔓延?

当我们启动大脑的“识别”功能时,就会调动大脑皮层的积极性,挣脱负面反应,迅速平复心情。

也唯有坦然面对情绪,才能和情绪脑有效合作,做出理智的举措。

2)多维思考

查理。芒格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大不相同。

有的人指责他人、抱怨环境,也有的人根据现象寻找根源。

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需要思考到底是事情太严重,还是自己钻进了死胡同?

当跟外界产生摩擦时,分析究竟是自己认知偏颇,还是处事方式上的欠缺?

主动转换视角,俯瞰整个事件,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

3)学会疏导

情绪的发展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刺激你的事件 → 你的认知 → 你的情绪反应 → 自我辩论 → 新的情绪。

举例来说:经常写调研报告,这是“刺激你的事件”;你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是“你的认知”;你很不耐烦,这是你的“情绪反应”。

接下来,就要进行“自我辩论”:心烦是因为工作枯燥,可不复盘就无法找到改进方法。

这就促使你学会分析总结,尝试改变。

产生负面情绪时,马上检查一下大脑,是否存在“绝对化”、“概括化”和“灾难化”这些消极的想法。

有意识地去疏导,用合理的观念取而代之。

写在最后:

恋爱脑害人匪浅,有人已经在网店出售“骂醒”服务,生意居然异常火爆。

如果出现改善情绪脑的服务,想必也会供不应求。

我们都知道,维系感情首先要保持理性,而保持理性的前提是把控情绪。

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不妨按下暂停键。

主动走出舒适区,延迟满足;提高辩识风险的能力,不断成长进化。

向内探索和寻求,升级认知高度和解决问题的深度,让情绪为我们所用,去收获明智的结果。

作者 | 徐小栩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夜读|学会紧握“情绪开关”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2-18
夜读|学会适当的“分心”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2-02
夜读|学会自律,才能步步向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7
夜读|学会节约精神能量
念念沐心 2023-12-14
夜读|学会信息“断舍离”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1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