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环保公益组织公益诉讼办案组 “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3 14:24

挽回被占用的农田、拆除违法建筑、清理受污 染的河道、督促清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促进黑臭水体治理……9 年来,十几名公益诉讼办案组成 员穿梭于大街小巷,走入乡村、贴近河流,守护大自然,督促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履职,让违法者为恢复 受损公益“买单”。

2015 年,昌平区人民检察院作为试点单位设立公益诉讼办案组。办案组成立之初仅有五六名成员,大家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公益诉讼”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领域。办案组的初心是以检察监督之力守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持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两手抓,不仅着眼于解决当下问题,同时致力于建设常态化公益保护机制。

公益诉讼强调检察机关的能动履职性,每当发现新线索,办案组会以案件化办理的标准迅速开展调查核查工作,一方面联系行政机关调取证据材料,另一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取证。为查看野长城的破损情况,办案组成员要攀爬陡峭的山峰;为调查垃圾违法堆放,要深入到臭气熏天的垃圾填埋场取证。

“行政公益诉讼中真正走到起诉阶段的案件相对较少,一般在诉前阶段就把受损的公益修复完成了。”办案组成员说。在案件立案后,办案组会及时告知行政机关并开展磋商,必要时会正式制发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对方在期限内进行整改并予以回复,只有在建议内容无法得到落实才会提起诉讼。“在诉前阶段完成公益修复工作,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升解决效率,用最少的成本保护公共利益。”

面对棘手情况,办案组需要同行政机关开启“一对 N”的多线沟通。在办理某河道排水口水质污染案件时,办案组遇到职责交叉的情况,办案组组织区级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召开案件专题会,搭建行政机关的沟通桥梁,在释法说理中促成解决方案,最终在 2 个月内让排水口水质达到规定标准。

近期,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诉某石材公司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调查期间,公益诉讼办案组联合刑事检察充分履职,多次前往现场勘察取证,多方调取公司及土地相关材料,并委托专业机构鉴定评估,为起诉讼打下坚实证据基础。2022年,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昌平区检察院诉讼请求获得全部支持,涉案公司需承担各项费用共计 2500 余万元,首批赔偿金 1300 余万元已执行到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公益诉讼联合办案组也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评选为“十大优秀办案团队”。 

文/满紫怡

供图/公益诉讼办案组

推荐单位/昌平区文明办

相关阅读
中国检察机关2023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9万件
中国新闻网 2024-02-28
三年办案459件,北京以公益诉讼检察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6
最高检发布11件生物多样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 2023-12-28
最高检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怀柔区检察院: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走深走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