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有资产情况公开 包含这些最新数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2 12:08

11月22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审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报告全面反映了2022年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自然资源等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处置和监督的实际情况。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9.11万亿元,负债总额5.97万亿元。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末,全市金融企业资产总额9.02万亿元,负债总额8.12万亿元。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33万亿元,负债总额0.20万亿元。全市国有土地总面积35.44万公顷,发现各类矿产129种,森林资源总面积85.57万公顷,平原区地下水埋深15.64米,自然湿地资源总面积0.3万公顷,自然保护地包括5类47处,总面积约32.62万公顷。

通过不断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报告指出,本市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对全市经济形成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全市1500多户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首都发展新动能。布局首钢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北汽工业互联网等一批数字化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国企建设。

报告指出,通过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综合配置效率稳步提升。认真贯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扎实开展资产产权登记、资产清查和资产年报等基础工作,不断提升资产信息质量。深入落实节约型政府建设理念,持续推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促进存量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高质量推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工作。

展望未来,本市将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谋划,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各类国有资产对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奋力开创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局面。其中,将突出“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国有经济质量效益提升。立足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深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精尖产业链创新链更好协同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技术攻关。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强化重点领域防控,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工作体系。

同时,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优质金融供给,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督促金融企业履行防控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突出“提升配置效能”,健全部门间资产共用共享机制。深入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履行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过紧日子”意识,持续加强资产盘活力度,健全部门间资产共用共享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夯实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年报等工作,不断提高资产数据质量,打牢管理基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国有资产快速增长”该如何看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5
过去五年北京国有企业资产规模从6.42万亿元增长至8.90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4
北京国有企业资产规模5年增长2.48万亿元 “家底”进一步丰厚
中国新闻网 2022-11-24
财政部:多渠道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1-01
北京亮出国资“成绩单” 截至去年末全市国企资产总额8.5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