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津冀产业协同 | 秉持共建共管共享 实现产业链高端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18:29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同时解决在京生物医药企业的原料药生产和认证的现实需求,帮助其在京津冀区域内优化布局、合理安排产业链环节,2014年5月,北京市经信委与市食药监局会同河北相关部门共同启动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作、完善首都生物医药产业链”专项工作,拟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在北京周边选址建设北京生物医药专业园,为京药企业提供上游化学原料药及中药提取生产环节配套服务,促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目前,22家企业总投资74亿元,预计实现产值约150亿元,吸纳当地就业约8000人。预计该园区的建设将带动本市药品制剂产值900亿元,有利于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链环节上的高端发展。

47家企业有协同发展需求 39家两年内就开建

据悉,专项工作启动后,北京市经信委与北京市食药监局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先后前往天津滨海新区、蓟县上仓工业园,河北曹妃甸、廊坊、沧州、涿州等共6个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分析各开发区产业定位、土地储备等情况,逐一形成调研报告并进行了汇总整理。按照“产业定位明确、配套设施齐备、具备年底动工建设”的选址条件,优选出河北沧州、廊坊以及天津蓟县三个开发区,计划按照“组团入驻、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

在对各开发区摸底的同时,两部门也共同针对企业的协同发展需求启动了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调研座谈会等方式掌握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并归纳整理形成了《京津冀区域协作北京生物医药园企业需求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全市有产业协同发展需求的企业47家,其中化药33家、中药14家,涵盖了北京市化药企业中泰德、悦康、双鹤、万生、协和等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重点企业;涉及品种共385个,其中化学原料药172个、年产量3065吨,中药提取品种213个;这些品种中有近一半为恢复生产和新增产品,其中三类以上新药达14个;企业土地总需求3500亩,39家企业计划在2年内开始建设,一期土地需求2500亩。

同台比武,先期组织部分企业入驻沧州

在完成初步调研摸底后,北京市于2014年9月连续组织召开了两次区域协作工作会。其中,9月12日,市经信委与市食药监局召集全市全部化药和中药生产企业120余家进行了政策宣讲,一是介绍京津冀产业协同政策导向、北京市医药产业发展意见和监管政策,二是向各企业通报了市经信委与市食药监局前期开展工作的进展情况。

为了让各企业对相关产业园区有更加直接的认识和了解,9月23日,进一步邀请具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和意愿的沧州、廊坊及蓟县三个开发区,向本市企业进行现场推介,以“同台打擂”的形式进行园区展示。在推介会现场,三个开发区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向本市企业做了全方位展示,不但制作了专题介绍资料,还摆出了能够提供的各类优惠政策,同时就企业关心的园区定位、产业服务、手续办理等关键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会上,蓟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给企业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沧州作为国家级石化基地的产业基础以及园区管委会的服务理念也让企业家十分动心。

2014年10月份,参照企业的入驻意向,北京市两部门分两次组织有明确合作意向的30余家企业到沧州和蓟县进行实地考察,在对区位交通、土地条件,以及基础设施等综合配套条件进行综合考察的同时,还对用工来源、优惠政策、开工时间等企业关心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座谈咨询。沧州园区的贴身服务和工作态度进一步坚定了北京市企业合作的信心,由于化学制药企业对产业协同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经慎重考虑,决定优先启动与沧州的产业协同工作,先期组织部分企业入驻沧州。

合作签约园区落地 在国内开创异地监管新模式

2014年11月17日,北京市经信委会同市食药监局与河北省工信厅进行了正式工作对接,商定两省市共同建设“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并组织项目签约仪式,并就园区的建设理念、发展规划、利益共享等内容进行了沟通,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5年1月19日,京冀两省市在石家庄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市经信委与河北省工信厅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共建、共管、共享”打造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北京市工业设计院与渤海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对北京园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签约仪式上,相关领导分别致辞,称赞产业园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协同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是对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再分工与再合作,对园区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2015年4月11日,首批开工的10个项目同期举行现场奠基。截至2020年底,园区已签约北京企业96家,总投资272亿元,其中落地项目47个。金城泰尔制药、北陆药业等企业获得通过北京食药监局的现场核查,在国内开创异地监管新模式。

秉持共建共管共享理念 将带动北京市药品制剂产值900亿元

园区的建设,秉持了共建共管共享理念。

所谓共建。一是京冀双方决定以“园中园”的方式,即在沧州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按照建设标准、准入标准、服务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引入北京高端产业园区的建设管理理念,由北京工业设计院进行园区设计,北京城建集团等企业参与部分项目厂房的施工建设,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启动园区和城市规划建设,坚决避免简单平移式搬迁,要求入区企业一定要实现技术升级、设备升级和产品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产业园区。二是沧州方面抽调出园区管委会、招商局、环保局、规划局、建委等部门同志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并由时任沧州市委副书记、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丁绣峰同志亲自挂帅。工作小组对企业入驻和项目建设的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坚持并联审批的原则,进一步缩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并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由专人负责接待并协助企业办理各项手续;园区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入区北京企业办理了分公司工商注册。2015年4月11日,首批开工的10个项目同期举行现场奠基,此时距签约仪式过去仅40个工作日,创造了“沧州速度”。

所谓共管。一是北京市食药监局通过政策创新与突破,市食药监局积极与国家食药总局进行沟通汇报,有关异地监管于2016年取得国家局的原则同意。二是北京市经信委与渤海新区管委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和重大事项协调机制,推进入园企业重点项目落地,协调减免入园企业的土地勘探费用数百万元;优化园区建设设计规范,将原有的石化园区建设规范调整为医药专业园区建设规范,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四是为了促进前往沧州的本市医药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在本市两部门的直接策划下,在市医药行业协会的统筹下,签约入区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沧州分会,协和药厂厂长赵立敏当选为分会会长。协会帮助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起草本园区医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入园企业遵照实施,帮助园区管委会加强绿色生产监督管理。

所谓共享。一是按照异地延伸尽管模式,涉及药品文号转移的北京企业在当地成立分公司,在当地缴纳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两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所得税进行分成。以此支持带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园区引进北京企业36家,总投118亿元,2022年共18家企业投产,实现产值14.4亿元。二是通过该园区建设,北京企业有序集中疏解不符合城市功能的一般性生产环节,减少劳动用工和资源消耗,在京企业集中精力发展研发、销售和高端制剂环节。按照原料药与制剂1比6的带动比推算,该园区的建设将带动本市药品制剂产值900亿元,有利于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链环节上的高端发展。

统筹推力吸力动力合一 企业疏解转移实现了由被动变主动

产业协同中有“三力”必不可少,一是北京主动作为、以壮士断腕精神进行产业转移的“推力”,二是津冀作为项目落户承接地、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扎根的“吸力”,三是企业作为工作主体、以转移促发展、向协同要效益的“动力”。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能够取得今天的进展,核心在于做到“三力合一”。

从“推力”角度,一是北京市制定发布《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在2017年底前彻底实现化学原料药生产环节的退出、禁止新增和扩大中药前处理及提取产能,主动推动相关产业环节的转移;二是北京市围绕沧州园的定位进行了深入思考,确定产业协同的主要目的、步骤,保留产业核心尖端环节、避免产业空心化。这种“推力”不是简单的疏解和转移,而是“扶上马送一程”。从“吸力”角度,沧州同志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工作,以产业集聚、专业化园区的定位牢牢吸引住企业目光,以高效、专业服务打动企业,在国家产业园区相关政策调整变动的时间节点坚持履行园区对企业的承诺,让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在土地供给政策方面,企业实际拿地成本相当于北京远郊区县工业用地价格的十二分之一。当然,这种“吸力”也符合沧州自身利益需求,随着北京医药企业的相继落地,将推进当地由重化工业向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升级,实现京津冀产业一盘棋,打造生物医药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示范区。从“动力”角度,首先,企业原来受到限制的生产环节得到了妥善安排、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上下游生产环节配合更加顺畅。其次,选择哪个园区落地主要由企业说了算,政府的作用就是搭建平台。沧州当地的服务承诺、资源价格和用工成本,让企业看到了未来的盈利空间和发展信心。在三力合一的作用下,企业疏解转移实现了由被动变主动,由犹豫变积极,由无序到集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体现了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其建设模式和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北京视点 | 大兴区:创新生命健康产业生态 引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5
中国药谷“党建链”串起“发展链”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京津冀谋划部署协同发展重点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京津冀联合举行签约揭牌发布活动 一系列协同发展成果集中落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2
创新资本双轮驱动 烟台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这样“链”成
证券时报网 2024-04-11
潮涌京津冀 蝶变瞰十年丨合作园区共建共管 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北京市经信局官微 2024-02-21
从十年成绩单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变
新华社 2024-02-07
半两财经|京津冀联合推介招商 “链”起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