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能否叫停一切形式主义课外强制打卡学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0 16:27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

作为学生家长,笔者对课外强制打卡深有体会。这类打卡任务一般都由班主任在家长微信群里布置,有的要求学生网上学习并发截图,有的要求家长参与调查并发截图;要求打卡的时间经常在周末、晚上甚至节假日。打卡内容很庞杂,涉及安全、法律、心理、禁毒、青年大学习等等,令人不胜其烦。

为完成这类打卡任务,家长经常不得不下载相关APP;有的家长不懂软件操作,还得求助其他人。多数时候,布置给学生的打卡任务,因学生没有手机、忙于作业,不得不由家长代为打卡。而布置给家长的打卡任务,由于某些家长不懂打卡操作就由学生代为打卡。结果,强制打卡学习流于形式。

这类课外“形式主义打卡”,显然给学生、家长造成新负担,不得不花费时间、精力完成打卡任务。更重要的是,有关方面布置的打卡任务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表面上看,家长群里都是打卡的截图,但很多是别人代为打卡的,或者打卡人只是发个截图了事,并没有完整参加网上学习。

所以,多地纷纷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可以说是对教育形式主义进行一次纠偏,是为家长和学生减负的务实之举。同时,也能为老师减轻教学之外的负担。因为每个部门布置的打卡任务,最后都汇聚到老师这里,由老师在群里布置任务、督促打卡,这无疑占据了老师休息时间,增加工作负担。

对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地方,应予以点赞。因为这些地方了解家长、学生、老师的课外“打卡之苦”,也洞悉这种手机上的打卡沦为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坦率地说,这类打卡现象也不符合“双减”政策精神以及为教师减负的政策精神。唯有及时叫停,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或课外阅读。

此次相关地方取消的只是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实际上,不只是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变成了形式主义,绝大部分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课外强制打卡任务,情况基本类似,都是学生和家长应付老师,老师再应付学校和有关部门。虽然家长群里发了一堆打卡截图,但大家心知肚明这都是配合老师完成任务而已。

因此,一切流于形式主义的课外强制打卡都应及时叫停、取消,不能让这类打卡变成新负担,消解“双减”等政策的减负效果。而且,这类强制打卡还容易让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少孩子以完成打卡任务为幌子,其实是用手机玩游戏、刷短视频,对孩子视力、心理都有不良影响。

有关部门应当对这类强制打卡任务进行全面梳理,凡是形式主义的打卡应该一律叫停,禁止以此考核学校和老师。不过,这不意味着安全、法律、心理、禁毒等知识不需要向学生普及,而是要改变普及方式,比如融入课堂教育,并注重普及效果。当然,叫停一切形式主义的课外强制打卡,改为学生、家长自主选择网上学习,也是值得探索的思路。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花架子”无用有害 形式主义必须治
央广网 2024-01-16
从严从实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北青快评|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妨让使用者评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8
经济日报:校园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
经济日报 2023-12-01
被课外任务包围的老师:想拒绝,却拒绝不了
北青深一度 2023-1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