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估值逻辑内涵值得深入探讨
证券日报 2023-11-17 10:40

11月16日,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在202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当下,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唯有加速“新技术+新经济”的耦合,打通“科技驱动-现代金融-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方能更好促进融合发展水平,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上交所坚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努力将科创板打造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在金融资本与科创要素之间架起通道,推动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市场生态。

截至10月底,科创板累计支持562家科创企业上市,IPO筹资额近9000亿元,占同期境内A股市场IPO融资总额的40%以上,总市值超6万亿元。科创板聚焦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以中芯国际、中国通号、晶科能源、联影医疗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董国群表示,科创板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推动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循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

据统计,9成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机构投资,平均每家获投约9.3亿元,较科创板推出前增长明显。科创板独有的询价转让制度,实现了创投资本与机构投资者的有序“接力”,为创新资本高效循环提供了有益补充。目前,已有46家科创板公司81批股东完成询价转让,总成交额约412亿元,在缓解对二级市场冲击、引入增量长期资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上交所将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持续推进科创板建设,不断提升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水平。”董国群表示。

一是持续加大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创板引领、示范效应,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更加精准高效支持科技创新。

二是推动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优化资本市场各项制度供给,增强市场资源配置、服务产业体系发展的能级。

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加快推进投资端和交易端改革,持续提高监管和服务效能,提升上交所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董国群称,近期科创板指数徘徊在历史低位,科创板估值逻辑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一方面,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持续改善,部分科技行业景气度企稳回升;另一方面,中国科创企业的估值应被赋予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既要认识到科技创新需要长期积累,引领全社会进步的赋能作用,更要认识到‘硬卡替’企业对国家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所具有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首批科创100ETF规模增长迅速 第二批正在积极准备
上海证券报 2023-10-18
证监会将出台资本市场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政策
证券时报网 2023-10-12
第二批科创100ETF于近日报会 持续助力科创板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3-09-24
4岁科创板的“科创硬力”
澎湃新闻 2023-07-21
7万亿之后 科创板的下一站
北京商报 2023-06-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