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人工实现“上天入地”的智能装备长啥样
西安晚报 2023-11-10 09:05

近20辆功能不同的高空作业车一齐伸出斗臂,移动照明灯塔与应急充电方舱演示着自动装卸过程,智能巡检终端、带电作业机器人……11月9日,由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主办、国网西安供电公司承办的陕西配电网机械化施工及运检装备展览会在西安市阎良区举行,26家国内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携新技术与新产品亮相,为陕西建设高水平电网增添科技力量。

展会现场

机械装备一应俱全

当日9时许,记者走入阎良区北屯街办大飞机先进零部件智造园内,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挖坑立杆与电缆敷设等围绕配网施工场景的机械装备一应俱全。在科技的助力下,可替代人工实现“上天入地”的智能装备逐渐应用在电网运维工作中。

展会现场,一款多旋翼的黑色无人机吸引了不少电力工作者驻足体验。记者观察到,与常见的无人机不同,这款机器拥有更高的机身,可搭载紫外成像、红外热像或局放检测等模组,从而实现多功能集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日常电网巡检运维外,智能装备的触角还延伸到了农村电网建设之中。记者在户外展区看到,一辆19吨重的黄色履带机械车缓缓驶向电杆堆放区,两段式抓臂灵活地横向夹起电杆后返回立杆作业点,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辅助下,转动抓臂将12米长的电杆竖直放入洞内,一气呵成的操作即精准又高效。

“以前,在平原、丘陵或山区等环境下,采用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立电杆,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杆坑开挖、吊车起吊、电杆固定等流程。”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金猛介绍道,采用配网钻孔立杆一体机仅用约10分钟就可完成立电杆的全部施工工序,减少了人工投入,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作业风险。

转型升级

开创配网工程施工新局面

此外,随着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村用电负荷迅速增加。如何应对大面积农田排灌用电负荷带来的供电压力,解决农村电网供电半径长,末端负载大导致居民用电的电压低等问题,成了当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关键。

“柔性直流配电方案就是解决低压配电网台区末端低电压和配变季节性容量不足的问题。传统的农网改造工程周期较长,柔性直流综合调压装置具有体积小、施工快、成本低、调压效果明显等优势。”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电压质量产品部部长解伟告诉记者,该装置可实现一天内完工。安装时,工作人员将设备并联或串联在变压器与供电台区用户之间的线路上,通过将三相交流电整流升压为直流电,再在用户侧逆变输出为交流电的方式,即可成功解决线路末端用户供电质量问题。

“举办展会旨在推动陕西配网工程项目向‘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开创‘管理规范、现代智能、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配网工程施工新局面。”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副主任翟晓凡表示,该公司将积极应用新型施工机械,减少现场劳动强度。

据悉,在展会现场,与会多方通过深入交流,为配电网机械化施工装备生产企业提供了新思路,对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配电网施工“工厂化预制、成套化配送、装配化施工、机械化作业”,提高配电网检修、抢修、应急等作业质效有重要意义。

文/郭沛然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房山电网灾后恢复重建 供电能力提升2倍以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草厂街区成为首个全电能替代示范街区 老胡同焕发低碳新生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4
打造电网实体设备“数字分身” 丽泽金融商务区配电站室实现智能化无人巡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广州供电可靠性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优于纽约、伦敦、旧金山等城市
广州日报 2023-10-01
北京亦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