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民话”议事会喊来法官“断”家常
西安晚报 2023-11-06 11:31

在西安碑林区柏树林街道下马陵社区有个“民事民话”议事会,大到居住环境共性问题,小到邻里纠纷,事无大小,居民都能在这里“聊”。这样的议事会,把开会变成聊天,还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加入其中,以往在居委会议事的拘束感不再有了,邻里矛盾、治理难题在“唠家常”中迎刃而解。

最近,在日常院落巡查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发现辖区五道巷蔬菜家属院垃圾倾倒存在问题。蔬菜家属院占地面积小,垃圾桶置于院外摆放。五道巷商铺居多,很多经营者以为这是公共垃圾桶,便将大量的垃圾倾倒于此。由于家属院的垃圾每天定点定时清理,这就造成垃圾清理速度赶不上堆积速度,垃圾异味波及居民,影响到了小区居住环境。

管肯定得管,怎么管?社区在仔细询问居民、了解情况后,通过“民事民话”议事会召集矛盾各方,并邀请议事会成员一起走访周边商户,说明小区情况,耐心劝导,在积极沟通中达成商铺不再在家属院点位倾倒垃圾的共识。

“民事民话”议事会由社区干部、居民骨干、碑林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律师及公检法系统工作人员组成。近年来,柏树林街道一直进行“无讼社区”创建的探索和实践,依托碑林区法院速裁庭法官团队定期下沉社区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和基层法庭的司法服务职能,从法律层面疏导社区矛盾,努力实现止纠纷于未发,解纠纷于萌芽。

前不久,在下马陵社区开旅店的翟师傅和开餐饮店的杨师傅找到社区“说理”。杨师傅的餐饮店是从他人手上转租的翟师傅的房间,由于两个店距离很近,餐饮店机器加工噪声大,影响旅店顾客休息,引起客人不满,双方因此产生矛盾。

社区得知消息后,工作人员联合人民调解员等多次上门走访劝说,但协调未果。于是,依托“无讼社区”平台,社区召集碑林区法院速裁庭的李法官与翟师傅、杨师傅一起,开展“民事民话”议事会。李法官从专业角度释法说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翟师傅和杨师傅逐渐消除隔阂。最终,翟师傅给予杨师傅8000元补偿金,杨师傅也答应将餐馆搬离社区。

议事会根据达成的调解协议,主动帮助杨师傅搬运物品、腾空房屋,确保议事结果落实到位。“有了专业人员的调解,我觉得我们双方都很信服这样的结果。多亏了社区,让我们实现了双赢。”对于这样的结果,翟师傅很是满意。

“民事民话”议事会将参与权、决策权交给群众。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烦乱无序的争吵逐渐消失,结合生活实际的理性思考日益增多。社区工作者听到了居民的真实需求,居民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讨论碰撞出的不仅是方案路径,更是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彼此间的理解与支持。

文/王甜甜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康居社区:居民议事会1年解决难题30余件
法治日报 2024-03-10
江苏新沂“网格议事亭”件件解民忧暖民心
法治日报 2023-11-05
江西安福开创“小楼议事会” 基层治理乡贤来帮忙
中国新闻网 2023-09-13
昌平丨昌艺园社区协商议事会推出双楼门长制,阳光少年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3-08-22
上海半淞园路街道:儿童议事会悄悄改变社区
解放日报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