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几医疗团队携手完成首例微创锁孔入路复杂颅底骨折修复重建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4 10:29

几内亚时间11月3日上午,在中几友好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46岁的男性患者巴赫·马杜·拉明的意识和肢体状态恢复良好,预计下周就能顺利出院了。很难想象,几天前,这名高大的非洲男子因一次外伤导致双侧颅骨及颅底多发粉碎性骨折,几乎命悬一线。幸好中国第30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庆团队及时出手,与几内亚医护团队联手完成了这例几内亚首个经眉弓锁孔入路复杂颅底骨折张力性气颅自体阔筋膜补片修复重建术。这次手术的实施,成功填补了几内亚神经外科微创锁孔手术以及复杂颅底骨折修复重建术的两项技术空白。

几内亚时间2023年10月30日,患者巴赫·马杜·拉明遭遇头外伤,出现意识障碍、频繁恶心呕吐、双侧鼻腔大量流出血性液体、肢体活动障碍进行性加重等情况,被中几友好医院急诊收治入院。检查后,医生发现该患者为双侧颅骨及颅底多发粉碎性骨折、张力性气颅、脑脊液鼻漏,同时有颈项强直的体征,提示存在颅内感染。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危及生命。

在医疗队队长宋现涛的协调指挥下,黄庆医生与中几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对该病例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该患者病情复杂危重,需尽快实施手术。然而,由于患者存在颅骨及颅底多发骨折,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开颅手术,不仅手术创面大、损伤重、操作时间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恢复慢,还可能在常规开颅时造成颅骨多发不稳定骨折明显移位,导致颅内远隔部位继发出血的风险极高。同时,严重多发颅底骨折导致该患者颅内硬脑膜明显缺损,手术需要较大的硬脑膜补片,术中还需要粘合修补材料的生物胶,而这两项关键的手术耗材在当地全都无法获得。综合上述种种因素,黄庆医生决定采用高难度的经眉弓锁孔入路,进行复杂颅底骨折张力性气颅修复重建。这类手术难度非常高,需要手术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哪怕是在我国,也仅有部分医院有能力开展,在几内亚更是从未开展过此类手术。

根据黄庆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术中截取患者大腿的自体阔筋膜补片来替代修补颅底硬脑膜缺损的补片;粘合修补材料的生物胶,则会通过截取患者自体的肌肉团块和脂肪组织进行替代。至于当地缺少颅骨固定材料的问题,则采用传统的丝线缝合固定的方法来破解。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正式开始,术中由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贺梅婷实时通过超声监测患者颅内病情变化,麻醉科主治医师白云波、手术室副主任护师陆智慧与几内亚医护人员全程配合手术,随队翻译李思琦现场协助中几双方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术中,黄庆医生团队与Souare教授团队密切配合,克服了停水、停电、器械耗材短缺等诸多困难,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明显改善,脑脊液鼻漏症状也消失了。

“你还要继续坚持卧床,这样能让颅内的伤口尽快长好。如果恢复得好,下周应该就可以出院了……”几内亚时间11月3日,查房时,黄庆医生为巴赫·马杜·拉明作了详细检查,并耐心叮嘱其住院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此时,见到黄庆医生的巴赫·马杜·拉明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紧紧拉着救命恩人的手,不断诉说着感谢。 

这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协作能力和高超精湛的医术,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推动了中几医疗卫生合作的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刘玉磊 孙亚红 刘欢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癫痫患者福音!顺义妇儿医院成功开展首例 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首都医科大学:四肢截瘫患者通过植入脑机接口系统实现自主喝水 系全球首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一起“不知情”的颅内手术:患者术后死亡家属索赔百万 医院一审被判担责40%
成都商报 2023-11-15
深圳24岁小伙因3颗烂牙差点没命
南方都市报 2023-11-02
10岁女孩突发头痛查出颅内肿瘤,医生:这些症状要当心!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3-05-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