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深圳24岁小伙因3颗烂牙差点没命
南方都市报 2023-11-02 12:36

牙齿生病怎么办?24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24岁的小张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自己3颗坏了的牙齿,在连续熬夜之后,抵抗力下降,导致颅内感染,陷入昏迷,过了三道“鬼门关”,终于抢救回来。

小伙淋雨后高烧,炎症指标“爆表”

时间回到9月17日晚上,小张淋雨后高烧到40℃,头痛、呕吐、拉肚子、左侧手脚没力。人被送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时,小张反应迟钝,连100减7都不会算,炎症指标升高3800倍,指标“爆表”,但头部CT正常。接诊的杨苗娟医师怀疑其得了脓毒血症、颅内脓肿。小张被送到NICU(神经科重症病房)抢救。

脓毒血症是细菌入侵血的严重感染,死亡率高;颅内脓肿指细菌入侵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形成肉眼可见的脓肿,病死率高达20%。虽然用了强效抗生素,但小张病情仍在加重,出现昏迷不醒、血压进行性下降,经古媚、胡波医师等NICU团队抢救后,意识才转清醒。

眼看着小张病情有了好转,病情又急转直下。9月20日深夜,小张突然昏迷不醒而且右侧瞳孔散大,头部CT发现右侧硬膜下积液并脑疝。脑疝素有“鬼门关”之称,随时可能死亡,即使手术成功也有极大可能出现昏迷不醒、变成植物人的情况。病情凶险,神经内科主任郭毅经过谨慎评估认为,必须对患者展开去骨瓣减压术。  

揪出“元凶”,原来是颅内脓肿

去骨瓣减压术是通过切除部分颅骨来增加脑容积从而缓解颅内压力、防止脑疝加重的手术。气管插管、麻醉,随着神经外科戴黎萌主任团队的操作,取除右侧颅骨后手术视野中冒出一层黄色的脓苔,原来小张得了硬膜下脓肿。

硬膜下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入侵脑组织引起硬膜下脓肿,正是这些脓肿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疝。术后小张瞳孔逐渐恢复,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小张仍在“鬼门关”徘徊,体内潜伏的细菌随时有可能发起攻击;只有明确致病菌选择敏感抗生素才有一线生机。

为了弄清楚小张的具体病因,神经内科罗晓光主任组织全院专家讨论小张脓肿的来源及制定针对性治疗。颅内脓肿有77%是单一细菌感染引起,有23%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当大家以为小张是单一细菌感染时,血培养和病原学宏基因测序(NGS)结果发现小张体内有“微小微单胞菌、牙髓卟啉单孢菌、普雷沃氏菌、具核梭杆菌、直肠弯曲菌、麻疹孪生菌、星座黄色链球菌、龈沟产线菌、害肺小类杆菌等”多种菌群,“元凶”终于被找到。

病菌来源哪里?致命的3颗烂牙

微小微单胞菌属于微单胞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通常存在于人口腔及胃肠道中,呼吸系统、生殖道黏膜和皮肤上也有分布。微小微单胞菌、牙髓卟啉单孢菌等厌氧菌常常寄生在人体的口腔及肠道,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但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引发感染。

小张是怎么感染上这些病菌的呢?原来小张有3颗烂牙一直没有治疗,近两个月通宵玩游戏、饮食不规律,淋雨后免疫力低下,让牙源性厌氧菌乘虚而入经口腔进入血液,进而感染大脑。

术后第二天,小张清醒过来,就在大家以为小张脱离生命危险时,病情再次恶化,当晚出现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周抽搐等癫痫持续状态的表现。

颅内脓肿的病人有20%至32%会出现癫痫,而癫痫持续状态是其中最危急的情况,病死率达10%至20%。小张命悬一线,经李在望主任、古媚医师、周致帆医师、曾思琳医师等NICU团队昼夜接力救治,终于转危为安。

自小张入院30天已经三过“鬼门关”,幸好每次都转危为安。经过系列的治疗,现在小张已经拔除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扔掉助行器,可自由地行走。

医生提醒 颅内脓肿病死率约20% 60%幸存者有后遗症

医生介绍,颅内脓肿病死率约为20%,60%幸存者有后遗症;其中95%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33%有中耳炎或乳突炎,10%有鼻窦炎,5%由牙源性感染引起。其中,牙源性微小微单胞菌致颅内脓肿国内外仅10余篇报道,普雷沃氏菌致颅内脓肿仅7篇报道,合并牙髓卟啉单胞菌等混合感染的报道更少。

像小张这种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导致的硬膜外脓肿,病情在3天内迅速发展形成脑疝,中度昏迷的情况罕见。3个烂牙导致小张高烧进NICU,多次命垂一线,鬼门关前几来回。医生建议,中耳炎或乳突炎、鼻窦炎、牙周炎需及早处理,才能预防致命性颅内脓肿的发生。

链接

并非中老年人专属 青年人也常见牙龈退缩

面临牙齿生病的还有24岁的深圳女子李青(化名),偶然的一次照镜子发现下前牙多颗前牙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她感到非常恐慌,但经过膜龈手术治疗,她的牙龈退缩问题得到解决,牙龈恢复到理想状况。医生提醒,牙龈退缩不仅导致牙齿不美观、牙齿过敏,如不及时治疗,牙齿可能龋坏或松动,甚至过早脱落。

年纪轻轻牙龈退缩 可能是刷牙不当造成

牙龈退缩,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疾病,不仅发生在中老年人,在青年人中也比较常见。

一年前,深圳女孩李青准备出去跟朋友聚会,像往常一样,照照镜子,打理打理,结果发现下前牙牙龈已出现明显退缩,牙根部分暴露在外,她很担心,年纪轻轻就有牙龈退缩,以后怎么办?

“我去了很多地方看过,都说没有太好的办法,”经朋友推荐,她来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牙周黏膜病科求诊。

牙周黏膜病科主治医师刘长欢医生为她做了口内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下颌多颗前牙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经过探针测量,下前牙区唇侧牙龈不同程度退缩,退缩量约为1至2.5mm,邻间软硬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Miller I 类牙龈退缩。

“我平时都很爱干净,每天认真刷两次牙,为什么还会发生牙龈退缩?”李青询问医生。

医生解释,牙龈退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菌斑生物膜导致的牙龈炎及牙周炎、局部牙槽骨缺失等解剖因素、刷牙方式不当等机械性创伤因素、不正当的正畸加力及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等。李青有长期使用硬毛牙刷、横向刷牙的不良习惯,没有其他明显诱因,因此该患者牙龈退缩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刷牙方式不当等机械因素造成的。

医生介绍,健康的牙龈颜色粉红,质地坚韧,紧贴在牙齿颈部,紧密充填在牙齿之间。当牙龈发生退缩时,龈缘向牙根方向下降、移位,导致牙齿根面暴露、牙齿敏感,进一步引起软硬组织缺失、牙齿黑三角、继发根面龋等。不仅影响牙齿健康和功能稳定,同时严重影响美观,给人留下衰老的感观。

医生表示,牙龈退缩,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有些类型的牙龈退缩,可以通过“膜龈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可达到或接近正常牙龈的高度和形态。

高难度“包饺子” 膜龈手术需“皮少馅大”

膜龈手术,通常包括游离龈移植术、侧向转位瓣术、冠向复位瓣术、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微创隧道技术等。其中,上皮下结缔组织(CTG)结合冠向复位瓣(CAF)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牙龈退缩的金标准,可以达到较高的根面覆盖率,治疗效果相对稳定,这也是医生为这位患者采用的术式。

刘长欢医生介绍,“CTG+ CAF双层手术”是难度较大的牙周手术之一,对术者刀工要求较高。整个手术的过程,就像“包饺子”,不同的是,这个饺子皮少馅大。

移植的组织瓣就像“饺子馅”,必须大小刚好,小了没有效果,大了容易“包不住”,一旦发生撕裂,就会“破皮露馅”,不仅前功尽弃,还会暴露下方的结缔组织,导致感染。

在下颌前牙区,牙龈非常菲薄脆弱,缝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必须缝合到合理位置,保证“移植物”与“受体床”紧密接触,血供充足,移植组织才能成活。由于涉及多颗牙的牙龈退缩,缝合难度更大,极其考验医生的基本功。

李青听完医生介绍选择了手术,术后2至3个月,覆盖牙根面的组织基本稳定,角化龈宽度和厚度明显增加,逐渐形成正常牙龈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形态融为一体,供区创口完全愈合。近日,李青来医院复查,此时距离手术已经过去10个月,牙龈位置稳定。

医生提醒,膜龈手术对于一些类型牙龈退缩的治疗效果很好,但对患者的菌斑控制能力也有严格的要求。手术前,需要维护好口腔健康,如果牙龈退缩一直在进展,需要找到病因进行治疗,做好专业的牙齿洁治术、根面平整术及根面抛光等牙周基础治疗。在术后,患者仍要继续维护好口腔卫生状况,严格控制造成牙龈退缩的几种诱因,否则可能再次出现牙龈退缩。如果出现牙龈退缩、牙周病等情况,还是应该尽快来看专科医生,积极治疗,以防出现更严重的情况。

牙龈退缩有救吗? 这几类人可以“重来”

医生介绍,根据Miller分类(口腔医师最常见的牙龈退缩分类标准),牙龈退缩可以分为Ⅰ、Ⅱ、Ⅲ、Ⅳ类。

Ⅰ类:牙龈缘有退缩但未达到膜龈联合处,邻面没有牙槽骨或软组织丧失。

Ⅱ类:牙龈缘退缩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处,邻面没有牙槽骨或软组织丧失。

Ⅲ类:牙龈缘退缩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处,邻面牙槽骨或者软组织有丧失,位于牙釉牙骨质界根方,但仍位于唇侧退缩牙龈缘冠方。

Ⅳ类:牙龈缘退缩超过膜龈联合,邻面骨丧失已达到唇侧退缩龈缘的水平。

MillerI、II类的牙龈退缩,通过做膜龈手术,术后唇侧牙龈退缩,可实现根面的全部覆盖。

MillerIII类的牙龈退缩,由于邻间软硬组织不同程度破坏,所以术后唇侧牙龈退缩,可实现部分覆盖。

MillerIV类的牙龈退缩,由于邻间软硬组织严重破坏,术后无法实现根面覆盖,不建议手术。

文/李榕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塞牙,可能是你的牙在喊“救命”!别不当回事
科普中国 2024-05-11
牙疼真相大揭秘 盘点11个应对方案送给你
人民网科普 2024-03-24
牙疼真相大揭秘 11个应对方案送给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牙疼真相大揭秘 11个应对方案送给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一种会让牙齿掉光的病,很多人年轻时不重视
科普中国 2023-10-13
最新评论